浅谈初中思想政治复习之我见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an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選准,并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
  关键词:全面复习;强化巩固;联系实际
  面对着中学思想政治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的特点,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然而选择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呢?下面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面、线、点”的复习方法: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即“面”,就是通过全面复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使学生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基础的基本做法是:首先,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其次,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即知识结构),这一环节师生可共同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再次,强化训练,巩固运用。
  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的面要广、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在强化训练时,教师要注意:
  1、训练要有计划性,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2、训练要遵循“狠抓基础,突出重点,辨别比较,联系实际,活跃思路,分析综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训练。
  3、训练要规范化,以纠正审题不细心、答题不按格式回答,使学生逐步养成答题规范化的好习惯。
  二、归类连线,综合训练,强化巩固
  归类连线,即“线”,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而后进行归类综合训练。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具体做法是:
  首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
  其次,归类综合训练还可以把所学知识按题型分类进行综合训练
  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说明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抓住基础知识,还要突出重点、难点。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2、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变为多种题型、多个题。如“三个代表”的内容可用填空、选择、简答、理解说明、阅读分析、判断说明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又如:“有人认为既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就不必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就是以下三个问题的综合: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三是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变多题为一题”,即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综合运用题。
  如果学生熟悉掌握了这些题型变化特点及解题思路,原来那些望而生畏的难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重点复习,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重点复习,即“点”,也就是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正确的政治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并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如:在分析“我国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问题时,我运用比较和列图表的方式进行逐步分析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宪法和普通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结论。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如: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不愿再艰苦奋斗了,应该好好享受了。”等观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判断说明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通过分析、讨论,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判断正确,认清二者的相互关系、说理全面,要点明确,结论扣题自然。
  由于题材既紧扣教材,又联系社会实际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重点、难点,并且学会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同时相应地提高了思想觉悟,真正达到了知识、能力、觉悟的同步提高。
  简单说,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是前提和基础;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知识线,从而进行归类综合训练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和观点和基本原理,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搞好复习的关键。三者相互联系,掌握好这三个环节,相信你的复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如今,各种概念的水层出不穷,纯净水、富氧水、太空水、电解水、矿泉水、天然矿泉水等等,很多人对喝什么水、怎么喝水产生了困惑。有关专家指出,喝水要讲科学,才能喝出健康来。   下面讲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饮用较多的纯净水、矿物质水、天然水、矿泉水。  纯净水是不含杂质的水,其优点是能有效安全地给人体补充水分,具有很强的溶解度,因此与人体细胞亲合力很强,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纯净水从净化的角度来说比自来水、
抚顺市顺城区大自然小学秉承“賞识每一个生命,成就每一个梦想”的办学理念,以“办美好的学校,办卓越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弘扬“不忘初心,勇创一流”的办学精神,确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师生发展目标,构建了科学、系统、特色的“五育+”课程体系。  一、“五育+”课程体系构建缘由及总体框架  (一)“五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通过手机与朋友进行视频通话,利用GPS定位导航,通过微信进行扫码付款,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和查询……这些都需要数学知识作为支撑.学习数学不能只
期刊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识字、朗读、写作等一系列教学都可以释放美的元素,借由语文课堂进入学生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打下一生的审美“底色”.rn一、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