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后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运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假手术组、安慰剂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触数目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 安慰剂对照组神经毡内突触数目减少、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破裂或融合,与假手术组比较发生了显著改变;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相对完整,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
【机 构】
:
061001,沧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061001,沧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061001,沧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061001,沧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后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运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假手术组、安慰剂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触数目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 安慰剂对照组神经毡内突触数目减少、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破裂或融合,与假手术组比较发生了显著改变;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相对完整,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结论 缺血后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遭破坏,但经芪参还五胶囊干预可以保护缺血灶周围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基本完整性,为脑功能重建提供超微结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原发性小肠肿瘤54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54例中32例被误诊,误诊时间2~16个月,误诊率59%,良性原发性小肠肿瘤11例,恶性原发性小肠肿瘤21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7例,空肠13例,回肠12例,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全消化道钡餐、常规CT诊断率较低,低张小肠造影、小肠CT及MRI仿真内镜、DS
目的 探讨护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逆转心房电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68例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2周内均给胺碘酮负荷量7 g,第3周开始予以维持量200 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心胶囊5粒日3次.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后第3周及第6个月,治疗组显效率分别
目的 探讨"胎粪吸引管清吸法"和"气管导管内冲洗法"两种方法预防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采用"胎粪吸引管清吸法"和"气管导管内冲洗法"两种方法处理的羊水胎粪污染的34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率、呼吸机上机率和治愈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胎粪吸引管清吸法"较"气管导管内冲洗法"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低14.5%,且大多数为"无症状型",仅有1例需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治愈率提高8.2%.结
目的 观察紫杉醇加表柔比星对晚期乳腺癌的化疗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不能手术和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4例,以紫杉醇加表柔比星组成的TE方案进行化疗:紫杉醇135 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 h,第1天;表柔比星60~70 mg/m2,静脉注射,第2天.21 d为一周期.有胸腔积液者化疗前给予引流并注入胸腔硝卡芥加顺铂1~2次.按WHO实体瘤疗效标准及毒性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
慢性肉芽肿病(CGD)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分为X连锁CGD(X-CG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GD.吞噬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中gp91-phox基因突变引起的CGD称为XCGD,而由p22-phox,p47-phox和p67-phox基因突变引起的CGD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GD.X-CGD的基因突变常常是多样性的,大多为外显子部位大片段碱基对的缺失、小片段碱基对的缺失或插入
目的 分别用以雷尼替丁和胶体枸橼酸铋为主,另外加两种抗生素的2组低剂量短疗程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根除HP感染与胃炎好转的关系.方法 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55例,随机分为A、B 2组,接受三联治疗.A组用胶体枸橼酸铋6~8 mg/(kg·d),每日2次;阿莫西林30 mg/(kg·d),每日3次;克拉霉素10~15 mg/(kg·d),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