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自己对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老师仍然使用“填鸭式”“一言堂”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缺乏自己独立的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知识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是最具启发力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或失败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将兴趣转变成乐趣,就能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只有在课堂之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方向的老师,应当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化基础和兴趣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尽其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意识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若想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课程导入是很重要的一点,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及相关延伸内容有足够的了解,或者设置悬念,或者引经据典(讲述著名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讲述唐朝历史时,就可以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先播放电视剧《武则天》的片段或者主题曲,主题曲《无字碑》就可以引出为什么武则天的墓碑无字这样的思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听课状态,这样的课堂会更加高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并被广泛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通过纪实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将过去的史实重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出更多的分析与思考,有利于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历史知识、突破学习重难点。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倡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来编排历史剧或者提出更多生动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中对史实的理解也更彻底。比如说在讲秦代历史时,学生们可以编排秦始皇登基的画面,体会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辉煌。同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教师应当欣赏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对平时可能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支持的意见,并请展开分析甚至辩论,有利于学生的思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形成浓厚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巧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例如美术、物理、地理等学科,融会贯通,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美术作品、伟大发明等,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开展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有的放矢,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指导地位。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引导,不断鼓励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一些历史情景,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增加学生对有困惑点的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总结能力及组织能力,让学生对课堂上的重难点有更深的了解,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堂气氛得到活跃进展。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和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所取得的成果,从而有效调动学习历史的热情。
三、明确学情,分层优化,巩固兴趣
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吃不饱”“吃太饱”表现参差不齐,这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充分理解學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现状,实施分层施教,可以通过安排不同层次的任务来达到这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做一些理解性作业,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选择性地做难度略大一点的任务,对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激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四、多媒体辅助激趣
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也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能给学生创设更加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初中生的学习是在良好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因此,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如,学习“五四运动”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当时学生高举旗帜游行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如感其事,把学生引入时代的氛围中,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在历史教学中,尤为如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课堂及课下和学生们的交流,观察学生的兴趣点,有意识的利用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在教学中适当引入课外知识,引导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并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潜能,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甚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J].考试周刊,2015(7).
[2]檀景润.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5(03).
[3]张锦云.激活兴趣,寓教于乐,提高效果[J].考试周刊,2010(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是最具启发力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或失败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将兴趣转变成乐趣,就能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只有在课堂之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方向的老师,应当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化基础和兴趣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尽其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意识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若想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课程导入是很重要的一点,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及相关延伸内容有足够的了解,或者设置悬念,或者引经据典(讲述著名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讲述唐朝历史时,就可以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先播放电视剧《武则天》的片段或者主题曲,主题曲《无字碑》就可以引出为什么武则天的墓碑无字这样的思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听课状态,这样的课堂会更加高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并被广泛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通过纪实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将过去的史实重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出更多的分析与思考,有利于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历史知识、突破学习重难点。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倡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来编排历史剧或者提出更多生动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中对史实的理解也更彻底。比如说在讲秦代历史时,学生们可以编排秦始皇登基的画面,体会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辉煌。同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教师应当欣赏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对平时可能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支持的意见,并请展开分析甚至辩论,有利于学生的思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形成浓厚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巧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例如美术、物理、地理等学科,融会贯通,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美术作品、伟大发明等,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开展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有的放矢,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指导地位。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引导,不断鼓励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一些历史情景,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增加学生对有困惑点的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总结能力及组织能力,让学生对课堂上的重难点有更深的了解,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堂气氛得到活跃进展。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和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所取得的成果,从而有效调动学习历史的热情。
三、明确学情,分层优化,巩固兴趣
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吃不饱”“吃太饱”表现参差不齐,这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充分理解學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现状,实施分层施教,可以通过安排不同层次的任务来达到这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做一些理解性作业,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选择性地做难度略大一点的任务,对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激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四、多媒体辅助激趣
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也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能给学生创设更加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初中生的学习是在良好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因此,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如,学习“五四运动”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当时学生高举旗帜游行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如感其事,把学生引入时代的氛围中,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在历史教学中,尤为如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课堂及课下和学生们的交流,观察学生的兴趣点,有意识的利用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在教学中适当引入课外知识,引导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并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潜能,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甚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J].考试周刊,2015(7).
[2]檀景润.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5(03).
[3]张锦云.激活兴趣,寓教于乐,提高效果[J].考试周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