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中的城市电视台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电视已经进入份额竞争年代,全国观众总量增长有限、有线用户接近饱和、观众总体收视水平下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多种因素决定了份额竞争时代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数据显示,2002年电视领域的“大蛋糕”,中央电视台分得31%,省级电视台分得32%,而城市台则占37%。虽在数字上胜于前两者,但城市台数量众多,分到各家嘴里的“蛋糕”只有一小块,而2005年这块蛋糕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则共分了80%,城市台只有大约20%的份额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零和游戏,一个频道份额上升必然意味着另一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减少,电视媒体竞争进入覆盖、收视、品牌、资源全方位的比拼,有专家预言,全国电视格局的洗牌近两年内即将结束。而城市电视台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如何才能在夹缝中找到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
  
  改革机制,利用自身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灵活机动适应市场,整体提高竞争力
  
  城市台相对规模超大的央视以及省级电视台,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激发活力,那就是灵活的机制。理顺节目管理运行所需要的市场化机制,激发活力才能应对残酷的市场,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
  1.管理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以目前众多城市台的情况为例,大多是传统的管理架构,节目归部门,部门归各个分管的台领导,层层把关的同时,禁锢了节目的活力。电视节目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城市台要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栏目组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实行制片人制,由台领导直接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节目更新和制作的速度。
  2.人事制度彻底改革,配套到位。人力资源管理和节目动态化管理相结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循环。以湖南台为例,就只要正式职工和台聘人员两类人,所有编制内的职工统一进社保,包括正式职工在内,全台每年竞争上岗一次,强制淘汰10%。台人事部门给新栏目定了编制,制片人在集团内自由选择,栏目一旦下马,所有人员在3个月内找不到新的栏目,正式职工就挂在人事部门,拿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台聘人员将自谋生路。几年下来,一大批原来体制内能力差、无所事事的人被淘汰出岗位。节目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机制配套才能保证节目创新的顺利实施。
  3.设立节目研发中心,从事新的节目形态的研发并组织大型活动。城市台的节目一直都突出战术而忽视战略,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可以使城市台的节目不再跟着中央台和省级台走,研究国内国外的电视发展形势和具体形态,从战略上控制节目的走向并努力使节目走在前沿,同时承担一些大型活动的整体设计,利于全台作战打市场。
  
  走专业化本地化的道路
  
  电视台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节目的不断创新,要不断推出新形态的创新栏目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综观国内电视自办节目,一个规律就是中央和部分省级电视台学国外,地方学省台,节目形态雷同,审美疲劳。尤其是城市电视台自办节目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以电视剧为主要的生存手段。而购买电视剧的巨大费用对城市电视台来说本身就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仔细观察各个城市电视台,相比中央台和省级台,它的先天优势就是和城市的贴近。以服务城市人为己任,和城市共呼吸、和城市人共患难,才能在城市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自办节目对城市电视台来说,其发展的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推出一两个新栏目和活动、改善某一时段收视率这样简单的功能,能在自办节目上有所突破,事关城市台的生存大计!
  专业化和本地化是城市台将来的发展方向。城市台可针对不同群体的收视需求,将节目进行细分,如将新闻节目按性质分成时政、民生、财经、娱乐、体育等,以求尽可能多地捕捉观众。著名的管理“三法则”说明,成熟的市场经过一番自然而又残酷的产业整合,最后一般会有三个胜利者胜出。而在一个稳定的竞争市场中,有影响的竞争者数量不会超过三个。这条法则可以被我们电视人借用。综观各个电视台,一般能打造三个优势频道就能够把整个电视台的形象树立起来。以城市电视台的力量,二至三个频道足矣,其他的频道做差异化发展,小众化开发,去开发新的产业资源。
  
  城市台联手合作节目锦上添花,多媒体联合、制播分离打造开放式平台
  
  早在1990年,广州电视台就牵头成立了全国城市台协作体,每年的新闻交换量达一万多条。加强城市台之间的资源互动、优势互补,从而产生集约效应,实现成本的最大价值。全国的城市台在新闻领域上分工采编,联合制作,统一包装,分头播出;在综艺节目领域联手打造一个节目制作机构,整合各家资源,为各城市台量身定做不同地域特色的综艺节目;在广告方面,则可选择一些高消费、大市场的城市,利用当地城市台的地方新闻、一线电视剧等高收视节目,实现广告联盟合作的前景。
  另外,适应现代节奏,尊重观众各种收听收看的习惯,联合多媒体,如当地的网络、广播、报纸等,使整体节目和时代潮流并进。制播分离,打造开放性的内容平台。份额竞争时代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战,独占性的资源的掌控对于电视台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传媒产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是媒介内容。优势的节目资源从哪里来?一是靠自己制作,二是购买,三是靠委托制作、专门定制,四是联合制作共同播出。由于单个媒体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因而必须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合理的优化配置,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因此,打造开放性的平台,通过节目制作业务的外包和引进外援、资源互补的内容合作,将成为媒体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须。
  电视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如只采用单一的制播合一形态,成本压力极大。如我们城市台与央视和大多数省级电视台相比,节目制作大多是前店后坊式的小农经济节目生产模式,都存在观念老化、手段落后、节目的项目化运营水平低的弊端,单纯依靠一己之力已无法实现对社会开放性资源的有效掌控,因此开门办媒体,与社会制作力量广泛结盟,成为各个电视台寻求突破的必然之路。用开放的心态,双赢乃至多赢的理念,做开放式的内容平台。整合社会上的各类资源,通过投资、建立合作联盟多种形式控制社会节目资源,张开双臂和国内民营节目制作公司结成联盟关系,广泛开展各类栏目的合作制作甚至专门定制,在以资源竞争为特征的份额竞争时代才会有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广播发展与社会经济变革、城市化水平提升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又与广播市场细分、频率专业化等发展变革有着密切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媒体在广电总局“2003年广播发展年”、“2004年产业化发展年”政策推动下,发展势头迅猛,新频率相继涌现,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影响力不断提升,显示了广播发展的强大势头和新鲜活力。  现阶段广播的应对策略  频率定位的专业化。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新闻、经济、文艺
高校校报是高校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学校办学政策、引导校园思想舆论和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等责任,充分利用好深度报道这种新闻表现手法,对于丰富校报内容、强化
一、公共财政收入情况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1889亿元,增长10.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6.6%),比上年增加3999亿元,增长7.1%;
一2004年10月23日,尽管是周六,河南日报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两篇关于"豫花"、"毒面粉"事件的独家报道,还是引起了全省、全国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予以转载,许多网友纷纷针对此事
对均衡汇率的估计是开放型经济体宏观经济决策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持续低估,但没有被严重低估,因此尽管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管理当局要
作为一名外采出镜记者,笔者一直都认为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水平往往取决于采访时提问的能力,而提问的目的是让被采访人讲出精彩的、有深度的、揭示真相的内容。因此,一个好的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