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的时空坐标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面临200年来没有遇到过的国际趋势:当中国GDP成为全球老二,甚至在未来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老大时,中国人应该很清楚地了解到老二的困局或者老二的窘境。
  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是充满着老大、老二、老三的冲突,一山难容二虎。早期英国和美国的老大、老二之争和平收场,因为两个国家同根、同种、同价值观,所以英国心服口服。美国成了老大以后,又开始跟另外一个老大(前苏联)斗,结果是前苏联垮掉。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老大与老二关系,就是GDP老大的美国和GDP老二的日本,中间也有过争斗。
  所以,至少过去100年的大国关系都是不正常的,都想争当老大。英国与美国是很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美国与前苏联斗得难解难分,然后出现前苏联惨败的局面,美国和日本又是不正常的关系。
  现在,中国一步一步走到老二的位置,未来10年、15年则向老大的位置走。读者诸君可以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老二的窘境是什么呢?我正好想到一句成语,众矢之的!中国没有办法不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这个焦点非常复杂,有的人佩服你,但佩服中有点怕你,怕你中又有点讨厌你。
  大国博弈中的中国位置
  那么,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到底是根据什么样的逻辑呢?我认为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国力的大小;第二取决于地缘的关系分布;第三是领导人的想法。另外,纵横捭阖到底怎么样重新组合和重新布局呢?这又跟国势的消长有关系。美国现在已经如日中天,但是已经埋下了有可能衰败的种子,日本和俄罗斯从长期来看没有令人兴奋的感觉,欧洲也是如此。但是中国气势如虹。当然,气势如虹中我们心里很清楚,内在的问题也非常多,所以最重要一件事情是改革。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就是把中国从三个误区(计划经济,公有体制和闭关锁国)中转过来,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公有体制转为民营体制,封闭转为开放。所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把之前30年犯的三个严重错误,一口气把它矫正过来。
  首先就把中国历史上三个错失的机遇(市场经济机遇、工业革命机遇、航海机遇)中的市场经济抓回来了;其次,也把错失的工业和制造业机遇抓回来了,中国现在已经是制造业王国了。仅是把这两个错失的机遇抓回来,中国30年发展后,GDP排名就达到了世界第二名。如果没有太大意外的话,10年、15年左右可以达到第一的位置。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起步最晚的航海机遇也开始慢慢复苏,中共十八大把建设海洋强国列为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于是,中国似乎抓到了崛起的钥匙。不妨借助一下《易经》前卦,第一个爻:潜龙勿用,第二个爻:见龙在田,第三、第四个爻:终日乾乾,很小心,第五个爻:飞龙在天,中国现在到底处在哪个阶段呢?我认为,第一个阶段过去了,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已经出现了。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目光的焦点,所以中国现在要好好记住第三和第四个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我每天都要很小心,每天都要注意到第二天可能出现的变数,要有各种预防的方式。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尝试,要培养我的实力,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状态。把这两个过程处理完了以后,我可能就有机会“飞龙在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所以现在我们来谈,所谓新世纪中国之全球纵横到底什么内容呢?我的看法有两个方面:一个外,一个内,一个是外交,一个是内政。“内”很简单,就是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套让我们觉得有信心,有希望的改革方案,继续抓好未来5年到10年的关键时刻。
  我要谈的重点是“外”。外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远,叫远交;一个是近,叫近略。远交很简单,就是中国现在提出的所谓新兴大国关系。中国一定要很努力地经营好与三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这三个新兴“大国”的关系基本稳定以后,基本上就剩近略了。
  对中国周边地区采取什么样的思路,我个人认为地缘战略上大概有四个方向。
  第一,北和——与内蒙古和俄罗斯的和睦状态稳定下来。第二,南抚——南抚东盟10个国家,还有印度。第三,西联——向西联合,往中亚、西亚发展。剩下还有一个——东出:向东必须要出,中国必须要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必须要出太平洋,这是中国成为强国无可回避的空间。而北和、南抚、西联基本上也是在为东出做各种配套的准备工作,东出会涉及中国与日本、美国之间战略关系的变化。
  中国在新世纪的全球纵横,以我个人的思考,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的话,中国未来的国运到底是走上“飞龙在天”,还是遭遇更多的困难甚至于挫败?还有三个悬念。
  第一个悬念,没有什么比改革更重要,而且这个改革是全面的、深化的改革。第二个悬念,中美之间的新兴大国关系怎么探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化解相互的猜疑,强化互信,如何在必要的时候有合作、有交换。
  第三个悬念,则是中日的博弈关系。中国与日本在历史上一再出现战争,历史为什么一再重演?我们要很认真地面对中日关系,以及对中国来讲空前重要的挑战和形势。
  如果三个悬念基本都是朝正向发展的话,那么允许我向读者诸君作出一个预言或者保证:中国终将实现伟大复兴,终将恢复到中国3000年历史中从来就有的全球第一的地位!
其他文献
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 李肇星  经济要“大合唱”  我认为,小平同志多少年前的预言还是正确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我们要利用这个环境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同时又要做最坏的准备,要有忧患意识,这个概念还是对的。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是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东部工作的时候,写的一些文章和讲的一些话。其中有一篇讲到提倡经济大合唱,要搞好经济发展,要管理好企业,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强调团队精
丛林中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的,而是能作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因何埋下失败的种子  先来讲两个商业败局的案例,诺基亚和柯迭。  二者都曾是世界领袖级的企业,强盏之时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这样的企业竟然也不免黯然陨落。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丧失先手,不断丢城弃地,被苹果、三星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一落千丈;而柯迭更为悲惨,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出售1100项专利,作为行业的奠基者
【中国合伙人系列之一】  可以说,《中国合伙人》的热播,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创业者对求解合伙创业方式的迫切需求。一位“散伙人”就曾说,她在看过电影之后,仍不知道如何与下一个合伙人相处。实际上,这正是创业企业的一个大问题。因为缺乏清楚明白的管理规则与组织框架,所以它无法向合伙人、雇员和顾客说明它代表什么。因此合伙出现问题后,创业者对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没有把握。  为此,《中外管理》杂志以朋友、
介绍了攀枝花金沙江大道路面大修改造工程概况,针对初选的两方案详细叙述了橡胶沥青混凝土优点,并提出施工时的注意事项,有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该文截取了长清路川杨河桥主桥下承式系杆拱组合桥梁中钢拱肋加工及拱肋吊装两个施工环节,系统阐述了钢拱肋在加工过程中对线形和质量的控制。拱肋吊装环节则是针对分段拱肋吊
随着城市地铁的持续建设,近接既有地下建筑进行施工的工程大量涌现。由于受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的限制,隧道施工难免会对邻近建(构)筑物产生扰动,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环境病害。该
分析黑河流域水资源数量、组成、分布、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现状,认为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引水口门、平原水库过多,渠系布局、工程配套差,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部分地区用水方式粗
2013年4月,沈文和张喜来到贵阳市工商局,调出贵阳市盛德杰饮料公司的工商档案。俩人一看就傻了眼:公司档案显示,公司现在只有两名股东,一位叫徐东,占有公司51%的股份;另一位叫苏林,占有公司49%的股份。而正在查工商档案的两位,谁也不是股东。  沈文和张喜肺都快气炸了。两人对记者说,他们不仅是公司股东,而且还是公司的大股东。明明各自占有公司30%的股份,现在却一点儿都没有了,股份全变成曾经的合作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