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賦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充分发挥学校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纵深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我们懂得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着眼于有利于聋生的参与,要有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要区别于“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要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以人为本 成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62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文件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都获得了新的启示。校本课程开发与推行成为热门话题,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在国家本位课程规定的时间内,留出一小部分时间给学校,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充分发挥学校个性潜能优势,着重解决学校、学生特殊的需要与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学校按新课程改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自主开发出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独特性、实用性的,能鲜明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的校本课程,这是办出特色、高质量学校的重要环节。 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多样,实施复杂,不但要培植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还要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同时,靠的是教师的观念和行为,靠的是教师的文化底蕴、理想信念、智慧和能力。
  几年来通过参加我校 “感而教育”与“美丽的东营,可爱的家乡” 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东营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而我们的聋生由于失聪的原因,获得的信息资源短缺,对自己所生活学习的城市一无所知,针对这一事实,我校确立了“美丽的东营,可爱的家乡”校本课程计划。这一课程结合我市实际由全校的语文老师分工负责,制定了计划、确立的课程目标,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有意义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处处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补偿学生的生理缺陷,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谋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我们的缝纫课程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劳动实践,为毕业后参加服装厂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丝网花制作车间,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了场所,通过学习实践,既使学生的劳动意识得到了提高,也为同学们走上社会打下了基础。
  三、校本课程要着眼于有利于聋生的参与。
  聋生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师生间的互动很难形成,课堂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学生只是瞪大眼睛看情况,但是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所学内容的喜好与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所思所需。校本课程由于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他们与教师都比较熟悉的内容,更容易被他们所理解,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喜好,也就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例如我校的校本课程“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使每个聋生都参与进来,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方面的情感教育,使学生深受感染、父母深受感动。
  四、校本课程注重在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中传授知识,与老师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不是不是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学生不是课程的工具,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校本课程是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学到对自身最有用,最需要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其潜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发展。在我们的“美丽的东营,可爱的家乡”活动中,师生通过回家乡调查、上网,去图书室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然后交流发言、出手抄报、参加知识竞赛、作文竞赛等形式,全员参与,师生共同讨论整理资料,完全是一种平等学习互助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五、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有着区别于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根据国情设定的,强调了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办学理念与实际自主开发设计的选修课,它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来考虑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校本课程是对原来的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和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而有些却与校本课程相差甚远,这就需要加以改造、规范和发展。重要的是把“课”“学科”意识提升到课程意识上来是课程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自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册的教材,而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的采用活动形式以及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与指南。
  六、校本课程的选题应着立足于学校现有资源,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及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的发展。
  我校通过“感恩教育”“丝网花制作”“美丽东营,可爱的家乡”等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原来迷信书本、教参转变为即依托于课本又脱离课本的教学模式,每位老师都会依据课本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改着教,也就是说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了,教学的思路开阔了,教师的研究素养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学意识增强了,收益的是这些聋生,他们无论是先天聪慧还是愚笨,都在各自的水平上有了提高、获得了知识,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学生发展了、教师发展了,相应的学校也就发展了。
  参考文献: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1; 刘旭东 张宁娟 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1;
其他文献
分别以TiH2,ZrH2为原料,结合原位反应与脉冲电流辅助烧结制备了TiB2-SiC及ZrB2-SiC复相陶瓷.研究发现,所制备的复相陶瓷表现出一定的织构化现象,TiB2及ZrB2晶粒在反应烧结过
摘 要:社会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推动了道路货运量的逐渐增加,从而也推动了货运管理模式的创新,在货运管理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交通部门应该对道路货运管理进行深入的创新,尽管现有的道路货运管理相对完善,但是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着道路货运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管理模式的落后、市场监管薄弱以及行业创新问题等等,这些都给货运管理带来了困境。本文先从道路货运管理上存在的困境分析,进而阐述道路货运管理发展的新提议。
期刊
艺术是包孕美的形式.艺术思潮风起云涌,艺术的形式和媒介也不断推陈出新.经典媒介中融入了新元素,新媒介也逐渐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你方唱罢我登场.传统与先锋的相互影响,使
期刊
文学作为社会和历史的一种镜像,是对这些主体进行窥探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文学本身自成体系的发展,也形成了人类文明千差万别的形态。对于17世纪的俄罗斯而言,其讽刺文学主题鲜明、人物形象典型、创作方法多元,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瑰宝。本文从17世纪俄罗斯的社会特征和背景的角度出发展开分析,不断深入,加深对当时讽刺文学的理解,并着重讨论这一时期的讽刺文学特征。  文学是社会环境的反映,人们透過文学可以看到历
期刊
摘 要:我国的高速公路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在经济不断增长和交通量不断增加的今天,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高速公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许多的高速公路都在进行路基的拼接施工,进行加宽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路基拼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新旧路基是一致的,整体的稳定性满足工程的基本要求。本来就是对高速公路路基拼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
期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看书看得懂,但在解决问题时一做就容易错的情况。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笔者发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头脑中没有构建起完整、准确的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所以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当运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发散思维(Di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