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层下的顽强生命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能想像在800米厚的冰层下面,还有生命的迹象吗?
  美国的南极科学家最近凿开了800米厚的冰层,钻入冰层下的惠兰斯湖,收集了湖水和沉积物样本做研究。结果在显微镜下,他们居然看到了某种细胞,经过检测,这些细胞居然还是活的,能够进行能量代谢。它们可能是一些古怪的细菌。
  由于阳光无法照射到厚厚的冰层下面,因此这些细菌要么能够在湖水中找到能量来合成所需的有机物,或者有其他的有机物来源。科学家现在还不清楚这些细菌的分类和生活方式,只是猜测它们也许能够从南极岩石中利用矿物质来获得所需的物质,顽强地在冰雪之下生存,而且可能已经繁衍了成千上万年。
其他文献
自2019年12月以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2019)疫情从我国湖北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在这场疫情中,一方面,医务人员需要长时间穿戴
纳米银(AgNPs)作为当前应用最广的金属纳米材料之一,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从而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了解在多因素联合作用下纳米银的转化,对研究实际条件下纳米银的生物毒性具有借鉴意义。纳米银在环境中的毒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纳米银颗粒本身具有毒性;(2)纳米银转化造成的银离子溶出对生物的毒性。环境中影响纳米银转化的因素主要有:pH,离子强度,温度,半胱氨酸(Cyste
学位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呈明显发展趋势,汽车保有量不断突破新高,随之而来的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和燃油紧张等问题也日趋突出。因此,汽车的减重、节能、小型化、安全以及环保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19年12月在我国爆发以来,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到武汉以及其他一线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需要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以及多次消毒洗消,容易对皮肤屏
期刊
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状态的GH4169合金δ相析出及溶解行为,通过对δ相百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δ相的溶解和析出曲线。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固溶态以及固溶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