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注重围绕课堂实验展开探究性学习,但当前课堂上的许多科学实验过于简陋、不精确,多以定性为特征,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与科学
教学分析《彩虹的秘密》一课通过指导学生亲历彩虹的形成过程,巩固之前已经认识的光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寻找彩虹”活动提
首先运用修正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以往的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然后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趋势分析,最后用修正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吉林省的粮食增产潜力进
自己的文章第一次發表在《科学课》杂志上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09年6月的一天,我翻开《科学课》杂志2009年第6期目录,自己的名字映入眼帘,一份惊喜从心底升起。《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这篇文章是我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竞赛时交的一篇文章,现在居然编印在《科学课》杂志2009年第6期上!一口气读完,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感动于《科学课》杂志不为名利所动。当前,很多报刊追求利益至上,只
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电的知识,教师一般会提供标配的各种电子材料让学生探究,如教学简单电路时,提供小灯泡、灯座、电池盒、导线给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有两个问题:一是材料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