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骨有讲究 巧避三误区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5岁的老王是20多年的“骨病专业户”,每当变天换季的时候,就腰腿酸疼,走路骨头咯吱响,严重的时候疼得满头大汗,只能整天呆在屋里,平时就是买个米,也得邻居帮忙。但是最近,邻居在给老王送米的时候,竟然发现老王能自己出门晨练了。原来,老王的养骨诀窍在于避开养骨三误区。
  误区一:治骨不养骨
  冬春之交,又到了中老年人的骨病高发期,很多骨病患者选择病发季节进行治疗,季节一过,又把骨病放在一边。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老骨病平时腰酸背疼都不当回事儿,忍忍就过去了,等到骨折了,或者发炎疼痛受不了,才着急治病、止疼、消炎、杀菌,却没有日常养骨的意识。
  所谓 “身子骨“,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防病祛病,最关键的切入点,在于“养骨“。治骨不养,骨骼自身不能形成健康的微循环网络,治好了容易复发。要想腰腿不疼,骨病不再犯,就需要建立长期养骨的健康理念,很多老骨病都是长年累月的寒湿积累所致,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效解决。治骨更重在养骨,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误区二:补钙就是养骨
  很多人认为养骨很简单,补点钙就可以,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实际上,单纯补钙、止疼、消炎,都很难形成骨骼的健康微循环。很多中老年人一直吃钙片,结果骨病还是无法避免,其实很多中老年人的血钙并不低。老骨病关键在于调养,使骨关节恢复自身的保护及修复功能。
  “四维动态修复”是特别针对老骨病提出的一种全新骨骼健康理念 ,从改善微循环着手,激活细胞,针对受损骨骼微循环网络及萎缩的骨细胞进行修复,使粘连在一起的关节打开,增强骨骼免疫力,促进血液流通,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误区三:老骨病随病随养
  数据显示,人一旦过了40岁,骨质的流失速度就会超过形成速度,骨量下降,骨质变脆,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病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发生。
  养骨要趁早,尽可能延缓骨质流失的发生,才会不让骨病困扰我们的老年生活。世界骨科专家建议:不管是否有骨病,超过45岁的中老年人都应该特别注重日常的骨骼养护,如果已经出现腰酸背痛等骨病症状的话,就更应该加强对骨骼的全面养护。
  合理养骨三阶段
  合理的养骨疗程分三个阶段:1.激活微循环,不断供给养分;2.激活细胞,促时新陈代谢,恢复骨细胞组织;3.促进骨细胞再生,修复软骨细胞。
  氨糖骨胶原将四大养骨明星成分:美国进口氨糖(止疼消炎,排毒排寒湿)、新西兰幼牛骨胶原(润滑修复,营养骨关节)、酪蛋白磷酸肽(有效促进钙、铁、锌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碳酸钙(有效吸收,强健骨骼)科学合理配伍,形成四元动态养骨网络,畅通骨骼动态微循环系统,完善骨骼自身的修护及免疫功能,全面呵护骨骼健康,完成养骨三步曲。
其他文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乳腺专科、麻醉科和肿瘤放疗科等相关科室积极合作,在上海地区率先成功开展了乳腺癌移动式术中光子放疗新技术。什么是移动式术中光子放疗,该技术与普通术中放疗、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分别有哪些优势,哪些乳腺癌患者适用呢?听听专家的说法。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包括常规根治术和保乳手术。过去,医学界主张乳腺癌手术“越大越好
上海中医药大学  达美君#教授  达美君#八仙糕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达美君  制作、图片/家庭真验方  古方  方名:八仙糕(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组成:人参、山药、茯苓、莲肉、芡实各六两,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霜二斤半,蜂蜜一斤  制法:前七味研末,蜂蜜和糖炖化,乘热和上末拌匀,切条,置笼内蒸熟,火上烘干  服法:每日清晨或饥饱时泡服  功能: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弱、精神短少
最新“膳食指南”发布,教你吃得健康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其中提出大家每天都应该遵守的“健康饮食规则”。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不久坐,每小时起来动一动。③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④适
热点一:网购自助冬病夏治  上海市中医医院 阮艳艳 薛征(主任医师)   随着网购潮流的盛行,人们现在很多事情足不出户就能办得到,这让生活变得便利很多。有些人就连去医院的时间都想省了,瞧,随着冬病夏治一年比一年火爆,“淘宝”商家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商机。然而这种涉及到医疗专业的网购行为,到底对网购者来说是喜还是忧呢?      医院派PK网购派   三伏贴一般有两种方法:传统方法和配合仪器导入
易于打理,也有讲究  绿豆是传统解暑佳品,是夏季餐桌上的常客。很多人为了吃上“放心绿豆”,尝试自己在阳台上种植。  绿豆在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中国也是绿豆的主要出产国之一。绿豆的种子营养价值较高,在温度、湿度适宜条件下可以发芽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食材——绿豆芽。  家庭种植绿豆优缺点并存。优点是种植期间易于打理,增加阳台绿化面积,收获绿豆时可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但同时也确实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绿豆产量不
营养素,主要来自食物而不是水  有人也许会强调:通过补充水可以补充营养素。其实,人体需要40多种营养素,主要来自各种食物,通过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要求的。虽然通过喝水或饮料也能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素,但不应该作为人体需要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可见,足量饮水才是前提。  把维生素饮料当水喝,弊大于利  维生素饮料中添加的维生素大都是人工合成的,有的结构和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该病来势较快、病情凶险、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难以预料”,所以中医把它称为“中风”。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多患者虽经紧急救治挽回了生命,但留下的身体功能上的障碍。所以脑卒中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冬季,脑卒中发生率高  气温变化可诱发脑卒中的发生。冬季,人体在寒冷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微问答”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请大家说说自己遇到的好医生。《大众医学》每周会从微答卷中选出一份获奖答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这些好医生的故事真实而感人,让执笔人欲罢不能,竟然有人写了长篇连载。这里,我们只能选录一二。更多的好医生故事,请关注《大众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好医生”版块的持续更新。  记下患者每句话的“医生团队”  答卷人手机号:136******654  提名好医生:
早期肺癌靠“切”,晚期肺癌靠“药”,这几乎已经成为临床医生们的共识。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局部晚期肺癌该怎么治疗呢?能否“争取一下”,使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呢?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上海市局部晚期肺癌诊治论坛”上,数位肺癌诊治领域的专家达成共识: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并辅以综合治疗措施,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局部晚期肺癌,别轻易放弃手术  
新技术   过去,癌症检查方法单一,大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现在,临床发现的早期癌症患者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重视防癌筛查有关,也与近30年来癌症早诊技术不断进步有关。  早期发现癌症并积极治疗,是攻克癌症的关键。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检查方法层出不穷,使癌症早发现成为可能。   内镜与影像:提早发现“异物”   在癌症引起症状前,采用X线、CT以及内镜等手段,可使癌症的早发现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