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层面有些部分是重叠的。导致它们不同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不同而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同时,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形态所包含的内容也会有发展变化,即矛盾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社会形态 社会发育 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当前的社会基本表现
政治上。国家的一切行动,表面上是为全社会服务的,本质上是为资本家服务的,是为了达成资本家理想的社会形态。“公正”、“公平”是以宗教意识形态为理论基础的,是“天命”基础上的公平,事实上并不公正。由于占人口总数多数的劳动群众不占有生产资料,在现阶段又不得不承认生产资料私有的合法性,以此为前提,当前的基本社会现象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工作岗位竞争的公平上。目前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资本家们的理想目标。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一方面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平,另一方面也难以马上做到真正的公平。这种情况主要归结于历史因素的影响。
经济上。私人和国家掌握资源,资本家和国家掌握资本,运用资源的手段由资本家通过国家制定规则,并由国家监督执行,并且形成社会共识。由于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得到政权保障但得不到竞争的保障。排除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在宪法层面,私有制确实得到遵守——私有财产得到保障。当然这也会引发另外的社会问题,比如不顾大局影响到社会整体利益,或如果是“道德水平差”的社会强势人员,他就可以利用个人的资金实力或社会影响逼迫弱小者就范(用合法或违法手段将其兼并)。但这种竞争如果缺少管束也会造成重大恶果,最常见的就是垄断的产生。
文化上。正因为要保护个人财产,社会主张“平等”、“自由”,形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此为基础,文化为“平等”、“自由”服务,一方面强调个人价值、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绅士风度”等,其实质是强调个人竞争——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不限制枪支、不限制毒品等,结果造成社会的枪支、毒品泛滥,道德滑坡,引发大量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是反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就当前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文化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并非是其文化本身的魔力,而是其经济影响力在文化方面的反映。
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当前社会问题方面的一点比较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列宁说过,社会主义等于苏维埃加电气化,意思就是在社会制度上更先进,在物质基础上有继承和发展。就中国而言,自从实行市场经济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来往更加密切,大到机构设置、政权运作,小到做买卖的程序,很多做法与资本主义国家并无二致。所谓“与国际接轨”,其实是与西方制定的标准接轨;所谓参与竞争,也是在综合国力方面竞争。这使得在很多方面虽然矛盾增多,但我们的社会在表面形态上与资本主义社会无多大差别。但在经济社会的管理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是达到它的客观标准。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只是局部的或理论上的优越,不是全面的优越,更不可能马上超越。当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形态上,各有以下方面优点和长处:
社会发达程度方面。发达不仅是经济、科技上的发达,而且是社会发育程度更高,社会管理水平更高,社会调节自身的能力更加完善。但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普遍比不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机构设置(管理部门)普遍较中国少,但在社会组织机构(服务部门)方面则比中国多且功能也较强。这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时间不长,物质积累不够,在社会管理架构的认识和设计上还存在差距,不必苛求和苛责。
社会民主程度方面。资本主义经常向世界炫耀他们的民主。诚如前面已经分析到的,由于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本身已经不公,因此这种民主本身的基础就已经不公了。但也应该承认,经过几百年的运作,他们的民主形式确实比较完善。
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问题上,主要是操作性不足,以致使民主流于形式或虚化;而资本主义国家在操作性上可供借鉴的东西较多。比如选举程序,又比如对贪官污吏的限制措施——从原理上讲,资本主义思想和经济条件是腐败产生的温床,但为了保持竞争的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腐败行为的限制却更加严密,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也很完善。
民主和法治是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强调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但资本主义讲的法治是相对封建社会的人治,治理对象主要是人民;而社会主义讲的法治却不同于治民,而应是重在治官,重在对国家、政府行为的管理和规范——依法行政。但民主本身不能搞成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会过分强调个人的民主,带来一些弊病,如政党林立、枪支泛滥问题和代议机构内部无原则的争论等,社会主义应取长补短。
社会自由的程度。就目前为止的实践来看,以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资本主义社会过于“自由”,而社会主义国家自由程度确有不足。当然,这与对“自由”及其标准的认识有关。比如我们经常认为美国搞市场经济过于自由放纵而容易爆发危机,其实如果美国真的加强管制搞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影响我国对美出口。自由不能无限制,必须以法制来保障,必须适当监管。资本主义多数情况下是监管过宽,社会主义国家则是对自由监管过严,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很大情况下我们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庸放不开手脚。
社会文明的程度。资本主义社会无论如何发展,由于本质是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资本家作为统治阶级,必然以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即阶级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是贪婪的、毫不留情的。尽管作为资本家中的一些个体,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社会而不留给子女。
资本主义社会讲“绅士风度”,尽管这只是资本家的一种姿态,在利益面前是无风度可言的,如总统、议会选举期间的互相攻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首要的是政治文明。过去社会主义国家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目前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但总体来讲文明程度还较低。
社会规范的程度。相对而言,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范程度较高,比如人们自觉排队,在过马路时自觉遵守红绿灯,在大庭广众注意保护别人的隐私、尊重他人权利,以及在不随地吐痰等细节上,都显示了社会的规范程度。
社会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力,就是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尤其是30年的改革,就是自净力的表现——承认不足甚至错误,主动改进、改变。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也要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很强的自净力。如前所述,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很大程度上就是其不断改革的结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几百年来都是建立在资源无节制的消耗上的。但目前其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有所节制。社会主义社会应比资本主义社会处理得更好,起点更高,从一开始就注意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社会有远比资本主义社会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源于生产资料的公有,源于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源于国家对社会资源的组织和支配能力。当然,对这个优势必须注意把握——把握得好,效果就好,如修长江三峡等大型工程;而把握不好,也会造成大的损失,如决策失误搞错了工程甚至将群众动员起来搞“文革”那样的政治运动。
两种社会形态都在继续发育中
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形态上其实有许多是相通的。因其相通,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就有类似之处——尽管产生问题的根源不同。至于其不相通甚至背离的方面,由是由两种制度的根源造成的。形成两种社会形态差异的,一是历史原因,这方面不必多议,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史;二是阶级原因,阶级利益诉求的不同决定了制度设计和要求的不同。第三方面就是目前各国、各社会采取措施的不同。
但总的来说,两种社会都还在发育完善中。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由于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政治家们也都以改革为口号,所以它固有的弊病一时难以充分暴露,这决定了它还可以继续发展。至于社会主义社会,则完全是一个青少年,前途无量但经验很不足,其社会发育完善的进程还很长远。在这个发育过程中,不应该将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全盘否定,而是应该选择性的吸收他们的优点。
社会发展一般来说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但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这个过程的自然性应该不再那么“自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来扬长避短,缩短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差距。比如在人的教育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的一大优势,而通过教育包括普及国民教育,就可以加快社会成熟步伐。(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社会形态 社会发育 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当前的社会基本表现
政治上。国家的一切行动,表面上是为全社会服务的,本质上是为资本家服务的,是为了达成资本家理想的社会形态。“公正”、“公平”是以宗教意识形态为理论基础的,是“天命”基础上的公平,事实上并不公正。由于占人口总数多数的劳动群众不占有生产资料,在现阶段又不得不承认生产资料私有的合法性,以此为前提,当前的基本社会现象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工作岗位竞争的公平上。目前可以说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资本家们的理想目标。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一方面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平,另一方面也难以马上做到真正的公平。这种情况主要归结于历史因素的影响。
经济上。私人和国家掌握资源,资本家和国家掌握资本,运用资源的手段由资本家通过国家制定规则,并由国家监督执行,并且形成社会共识。由于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得到政权保障但得不到竞争的保障。排除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在宪法层面,私有制确实得到遵守——私有财产得到保障。当然这也会引发另外的社会问题,比如不顾大局影响到社会整体利益,或如果是“道德水平差”的社会强势人员,他就可以利用个人的资金实力或社会影响逼迫弱小者就范(用合法或违法手段将其兼并)。但这种竞争如果缺少管束也会造成重大恶果,最常见的就是垄断的产生。
文化上。正因为要保护个人财产,社会主张“平等”、“自由”,形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此为基础,文化为“平等”、“自由”服务,一方面强调个人价值、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绅士风度”等,其实质是强调个人竞争——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不限制枪支、不限制毒品等,结果造成社会的枪支、毒品泛滥,道德滑坡,引发大量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是反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就当前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文化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并非是其文化本身的魔力,而是其经济影响力在文化方面的反映。
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当前社会问题方面的一点比较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列宁说过,社会主义等于苏维埃加电气化,意思就是在社会制度上更先进,在物质基础上有继承和发展。就中国而言,自从实行市场经济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来往更加密切,大到机构设置、政权运作,小到做买卖的程序,很多做法与资本主义国家并无二致。所谓“与国际接轨”,其实是与西方制定的标准接轨;所谓参与竞争,也是在综合国力方面竞争。这使得在很多方面虽然矛盾增多,但我们的社会在表面形态上与资本主义社会无多大差别。但在经济社会的管理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是达到它的客观标准。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只是局部的或理论上的优越,不是全面的优越,更不可能马上超越。当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形态上,各有以下方面优点和长处:
社会发达程度方面。发达不仅是经济、科技上的发达,而且是社会发育程度更高,社会管理水平更高,社会调节自身的能力更加完善。但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普遍比不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机构设置(管理部门)普遍较中国少,但在社会组织机构(服务部门)方面则比中国多且功能也较强。这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时间不长,物质积累不够,在社会管理架构的认识和设计上还存在差距,不必苛求和苛责。
社会民主程度方面。资本主义经常向世界炫耀他们的民主。诚如前面已经分析到的,由于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本身已经不公,因此这种民主本身的基础就已经不公了。但也应该承认,经过几百年的运作,他们的民主形式确实比较完善。
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问题上,主要是操作性不足,以致使民主流于形式或虚化;而资本主义国家在操作性上可供借鉴的东西较多。比如选举程序,又比如对贪官污吏的限制措施——从原理上讲,资本主义思想和经济条件是腐败产生的温床,但为了保持竞争的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腐败行为的限制却更加严密,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也很完善。
民主和法治是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强调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但资本主义讲的法治是相对封建社会的人治,治理对象主要是人民;而社会主义讲的法治却不同于治民,而应是重在治官,重在对国家、政府行为的管理和规范——依法行政。但民主本身不能搞成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会过分强调个人的民主,带来一些弊病,如政党林立、枪支泛滥问题和代议机构内部无原则的争论等,社会主义应取长补短。
社会自由的程度。就目前为止的实践来看,以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资本主义社会过于“自由”,而社会主义国家自由程度确有不足。当然,这与对“自由”及其标准的认识有关。比如我们经常认为美国搞市场经济过于自由放纵而容易爆发危机,其实如果美国真的加强管制搞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影响我国对美出口。自由不能无限制,必须以法制来保障,必须适当监管。资本主义多数情况下是监管过宽,社会主义国家则是对自由监管过严,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很大情况下我们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庸放不开手脚。
社会文明的程度。资本主义社会无论如何发展,由于本质是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资本家作为统治阶级,必然以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即阶级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是贪婪的、毫不留情的。尽管作为资本家中的一些个体,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社会而不留给子女。
资本主义社会讲“绅士风度”,尽管这只是资本家的一种姿态,在利益面前是无风度可言的,如总统、议会选举期间的互相攻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首要的是政治文明。过去社会主义国家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目前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但总体来讲文明程度还较低。
社会规范的程度。相对而言,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规范程度较高,比如人们自觉排队,在过马路时自觉遵守红绿灯,在大庭广众注意保护别人的隐私、尊重他人权利,以及在不随地吐痰等细节上,都显示了社会的规范程度。
社会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力,就是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尤其是30年的改革,就是自净力的表现——承认不足甚至错误,主动改进、改变。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也要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很强的自净力。如前所述,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很大程度上就是其不断改革的结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几百年来都是建立在资源无节制的消耗上的。但目前其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有所节制。社会主义社会应比资本主义社会处理得更好,起点更高,从一开始就注意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社会有远比资本主义社会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源于生产资料的公有,源于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源于国家对社会资源的组织和支配能力。当然,对这个优势必须注意把握——把握得好,效果就好,如修长江三峡等大型工程;而把握不好,也会造成大的损失,如决策失误搞错了工程甚至将群众动员起来搞“文革”那样的政治运动。
两种社会形态都在继续发育中
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形态上其实有许多是相通的。因其相通,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就有类似之处——尽管产生问题的根源不同。至于其不相通甚至背离的方面,由是由两种制度的根源造成的。形成两种社会形态差异的,一是历史原因,这方面不必多议,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史;二是阶级原因,阶级利益诉求的不同决定了制度设计和要求的不同。第三方面就是目前各国、各社会采取措施的不同。
但总的来说,两种社会都还在发育完善中。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由于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政治家们也都以改革为口号,所以它固有的弊病一时难以充分暴露,这决定了它还可以继续发展。至于社会主义社会,则完全是一个青少年,前途无量但经验很不足,其社会发育完善的进程还很长远。在这个发育过程中,不应该将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全盘否定,而是应该选择性的吸收他们的优点。
社会发展一般来说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但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这个过程的自然性应该不再那么“自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来扬长避短,缩短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差距。比如在人的教育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的一大优势,而通过教育包括普及国民教育,就可以加快社会成熟步伐。(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