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将民族责任感培养落实到实处——“西安事变”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但是总感觉它只是一个概念,难以具象化。我在听课时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在教学“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讲台下却无动于衷。这说明教师存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一、地方史资源开发应拓展资源的广度  1 加强口述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在进行当代史史料教学的历史研习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中,口述史料是常用的史料之一。当然,在口述史料中也会出现某些不实的成分,例如有些民间的传说并非史实;某些原始材料因为历史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烙印;即便是被历史认可的正面的英雄人物,劳动人民有时也会借助于宗教迷信,将人物予以神化;某些原始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添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重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忽视对作业布置方法的研究,布置的作业内容固定、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精心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来说,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少教师认为,布置作业越多就越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日益受到重视。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通过引用社会热点话题来帮助学生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国家重大路线、方针与政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不断出现新问题与新情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时事政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避免因教材知识的滞后而造成的学生认识的滞后。但是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偏重于理论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即枯燥又缺乏
曜变建盏作为建窑的最高艺术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传世作品极其稀少,复原仿烧难度极高。本文从建盏的传统技艺入手,采用遗址原矿,结合传统
从实现污水零排放及经济运行两个方面,探讨了化工园区污水零排放过程管控的重要性。
一、目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编写不够连贯。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各个章节间连贯性不强,如上一章讲的是世界观,下一章就开始讲价值观,中间没有过渡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听课就会一知半解,认为思想品德学科没有核心内容。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国绝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思想品德教学也不例外。大多思想品德教师都是依据考试来制订教学目标的,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在“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我刊特此刊发以飨读者。赵鹏高介绍了国家发展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