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历史缘起的塑造现象探微——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为例

来源 :自然辩证法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工艺传承于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其历史缘起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往往存在被后人不断塑造的现象,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关于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历史缘起的文献记载、传说故事精彩纷呈,但史实与虚构杂糅.文章对芜湖铁画的历史缘起进行再次考证,发现:安徽博物院所藏铁字“晴联”可能并非芜湖铁画创始人汤鹏所锻制,而是后入托名伪制的.汤鹏与萧云从砥砺合作创造芜湖铁画的主流说法,是清乾隆之后汤鹏故事三种体系之一——“萧云从呵叱汤鹏催生铁画”体系的再塑造,汤、萧之间有无直接交往应当存疑.
其他文献
唐宋时代正是中国古代制墨技术体系发展的完备阶段.宋代以前,制墨原料以松烟为主.北宋以降,制墨原料多元化,包括松烟、漆烟、油烟、石油烟和混合烟等,成为制墨史上的重要革新
科技评估可分为效果评估和伦理评估,两者是科技评估的事实和价值二维.“显见义务论”可以作为科技伦理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估标准是科技伦理评估的核心,应通过科技活动中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