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如何组建合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规范合作要求、注重过程调控、丰富成果展示、实施有效评价,以期能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由于牛津英语教材具有容量大、覆盖量广、词汇量多的特点,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只有少数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充当看客,课堂沦为讲堂。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淡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泛练替代精讲,通过重复训练巩固知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直至厌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交流、沟通、协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是基于“人多智广”的思想,以异质小组为学习共同体,以学习任务为向导,以设疑、探究、体验、讨论为基本方式,通过组内成员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和谐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组建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因而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就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通过问卷调查、基础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和学习愿望。其次,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性格、态度等合理划分小组,做到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使小组实力相当,这样有利于学习小组开展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教师要合理确定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越多,每个成员讲话的机会就越少,降低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效率;人数过少,难以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学生的互动效果减弱,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效能,难以形成丰富的活动成果。
二、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由小组成员推选组织能力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任务分工、成员发言顺序、完成情况监督。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副组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汇报员在小组讨论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时,汇报本组新颖、独到的见解。纪律员主要负责时间控制和声音控制,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因声音过大影响临近小组的合作学习。
三、规范合作学习要求
(1)合作规范。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随意打扰别人,认真完成自学任务;在合作交流阶段,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倾听,及时记录;在展示阶段,要落落大方,声音洪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力求方式多样。(2)交流规范。不仅要讨论答案的对与错,还需讨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以及考查的知识点。(3)帮扶规范。教师要帮助小组成员结成“一对一”队子,优等生对后进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合作纪律等予以帮助。(4)限定次数。教师要限制优等生的发言次数,每节课不超过2次,鼓励后进生发言,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
四、注重合作过程调控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必须深入到学习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不能“无所事事”,等待着评价学生的合作成果,将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导致教师缺位的现象。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干预、认真引导,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思考问题产生困惑时、当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意见分歧时,在教材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从而实现共同提高,使每个学生获取成功的乐趣。教师要避免合作学习的浅层次、表面化倾向,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探究。
五、丰富成果展示形式
小组合作的成果最终要向全班交流,从而达到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的效果。成果展示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是总结、绘画、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如在“Let’s celebrate!”教学中,小组成员利用简笔画绘制the Mid-Autumn Festival、National Day、Chinese New Year、Dragon Boat Festival、Christmas、Halloween等中外一些重要的节假日以及主要庆祝方式,增强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成果共享能激发学生合作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为合作学习提供不懈动力。
六、实施有效评价策略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通过评价,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首先,教师可通过作业批改、课堂观察、考试、轶事记录、与学生交谈等方式收集信息,针对不同表现分别作具体的指导。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合作态度、交流表现等方面量化计分,将小组总体成员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除小组评价外,教师还可结合成员互评、成员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开展有效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我们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探索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鞍湖实验学校)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由于牛津英语教材具有容量大、覆盖量广、词汇量多的特点,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只有少数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充当看客,课堂沦为讲堂。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淡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泛练替代精讲,通过重复训练巩固知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直至厌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交流、沟通、协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是基于“人多智广”的思想,以异质小组为学习共同体,以学习任务为向导,以设疑、探究、体验、讨论为基本方式,通过组内成员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和谐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组建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因而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就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通过问卷调查、基础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和学习愿望。其次,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性格、态度等合理划分小组,做到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使小组实力相当,这样有利于学习小组开展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教师要合理确定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越多,每个成员讲话的机会就越少,降低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效率;人数过少,难以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学生的互动效果减弱,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效能,难以形成丰富的活动成果。
二、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由小组成员推选组织能力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任务分工、成员发言顺序、完成情况监督。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副组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汇报员在小组讨论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时,汇报本组新颖、独到的见解。纪律员主要负责时间控制和声音控制,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因声音过大影响临近小组的合作学习。
三、规范合作学习要求
(1)合作规范。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随意打扰别人,认真完成自学任务;在合作交流阶段,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倾听,及时记录;在展示阶段,要落落大方,声音洪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力求方式多样。(2)交流规范。不仅要讨论答案的对与错,还需讨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以及考查的知识点。(3)帮扶规范。教师要帮助小组成员结成“一对一”队子,优等生对后进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合作纪律等予以帮助。(4)限定次数。教师要限制优等生的发言次数,每节课不超过2次,鼓励后进生发言,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
四、注重合作过程调控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必须深入到学习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不能“无所事事”,等待着评价学生的合作成果,将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导致教师缺位的现象。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干预、认真引导,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思考问题产生困惑时、当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意见分歧时,在教材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从而实现共同提高,使每个学生获取成功的乐趣。教师要避免合作学习的浅层次、表面化倾向,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探究。
五、丰富成果展示形式
小组合作的成果最终要向全班交流,从而达到资源互用、成果共享的效果。成果展示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是总结、绘画、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如在“Let’s celebrate!”教学中,小组成员利用简笔画绘制the Mid-Autumn Festival、National Day、Chinese New Year、Dragon Boat Festival、Christmas、Halloween等中外一些重要的节假日以及主要庆祝方式,增强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成果共享能激发学生合作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为合作学习提供不懈动力。
六、实施有效评价策略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通过评价,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首先,教师可通过作业批改、课堂观察、考试、轶事记录、与学生交谈等方式收集信息,针对不同表现分别作具体的指导。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合作态度、交流表现等方面量化计分,将小组总体成员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除小组评价外,教师还可结合成员互评、成员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开展有效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我们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探索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鞍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