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我“乐”,让丫丫爱上“点名”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fine_mi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点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每天必须做的事, 老师们最常用的点名方式无非就是“点到谁,谁喊到”,然后教师检查幼儿的出勤情况,之后就这样枯燥乏味地结束这一活动,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健康成长。那么是否可以让我们的点名活动变成一种游戏活动呢?和枯燥乏味的传统点名相比,游戏点名一定会让我们的丫丫爱上“点名”。
  【关键词】 小班;游戏点名;探究
  问题的提出:每天的点名环节,只是为了统计班级人数,方便了解幼儿的出勤率。记得一次点名活动,我照例拿出点名册开始点名,“赵晨晨”到、“李道煊”“到”、“赵思琪……”没有声音,听到的只有孩子们的交头接耳。“赵思琪,叫到你了”另外的小朋友大声喊,刚被点到名的小朋友赵思琪一脸茫然地望着我,点名环节就此中断,我很生气,因为孩子们点名不认真。孩子们也很茫然,因为点名的乏味,让他不能专注。
  《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不难看出,当前幼儿园点名环节形式单一、幼儿没有兴趣,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这样的点名就显得毫无意义。我园的丫丫文化中,对“乐”字的解读是“我为丫丫乐,丫丫为我乐”,很显然点名环节中,孩子们并不开心,快乐。那么点名环节是否可以尝试着改变,使幼儿园的点名活动成为小朋友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不但可以真正做到你“点”我“乐”,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那岂不是一举多得!我在小班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究,最后运用游戏点名,让小班孩子们爱上了点名。以下是我在小班开展游戏点名的几点做法:
  一、选择孩子喜欢的事物入手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的记忆主要是形象记忆,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比较注意,也容易记忆,容易记住一些形象的、具体的、新鲜的事。很多幼儿对生活动中的小动物、动画片里的人物很感兴趣。
  1.小动物来点名游戏
  小班幼儿通过看书、看电视等途径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们最喜欢的无非就是小鸡、小鸭、小鹅、小鸟、小乌龟、小金鱼、小青蛙等,在点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动物和小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点名,幼儿一听到小动物的声音个个都乐在其中。
  2.卡通人物来点名游戏
  小班的幼儿对动画片里的人物也是很兴趣的,米奇、米妮、唐老鸭、喜洋洋、灰太狼、熊大、熊二、光头强等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人物,教师利用动画卡通来点名,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
  二、选择孩子的能力培养入手
  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我们可以从游戏点名环节入手培养幼儿的能力,既让幼儿完成点名,又可以从中培养能力,是一举两得的事!
  1.“我喜欢……”游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教师可以利用点名环节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喊幼儿的名字,幼儿呢,就可以用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喜欢玩的玩具、喜欢的事物来回答。
  如老师:××,孩子:西瓜。生活中,孩子们都有自己最爱吃的水果,当听到老师的要求时,他们都想把自己的爱好说给同伴听,自然而然的就非常认真地听老师的点名了。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开火车游戏——数学能力的培养
  开火车来接龙游戏:孩子们玩“开火车”的游戏,我是一号×××,二号跟上,我是二号×××,三号跟上,我是三号×××。就像开火车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说下去。”开火车游戏孩子们没有抵抗力,每次都玩得很开心,不但完成了点名,也学会了数数。
  3.敲敲打打游戏——音乐能力的培养
  拍打节奏:教师选择一条节奏型,通过点名来练习节奏。如老师:××,×××,孩子也用××,×××的节奏型来回答。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来巩固孩子对学过节奏型的掌握,还能配合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三、选择孩子生活经验入手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教育的机会,那么,在幼儿园点名环节中,也同样可以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教育。例如,在我是交通小警察点名游戏中,用上了孩子们认识的交通标志。教师叫到学号的小朋友,就来说出图片上的交通标志。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就及时地给予表扬。
  这样的点名形式,幼儿不会觉得很枯燥,他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中的经验说出来,并且也能听到其他小朋友的回答。
  以上,是我在小班游戏点名中的一些尝试和探索,我发现小班游戏点名中,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不断改变,我们的游戏也要随之改变。教师还应该敏锐地发现孩子日常生活小细节,要仔细地观察、细心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活動情况等,有针对性地采用鼓励、引导、模仿等办法,让孩子们感受到和老师、同伴们一起活动的快乐并引导孩子愿意主动大胆的说、大方自信地表现自己。开展游戏点名,教师都要做个有心人,平时活动中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园的游戏点名多多变花样,使幼儿对游戏点名保持高度的新鲜感,让幼儿感觉每次活动都有新意,把游戏点名变成孩子们非常期待的有趣活动,相信这样丰富有趣的游戏点名,才能让我们的丫丫真正地爱上“点名”。
其他文献
说起我们六年一班,那可真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有文质彬彬的学者、数学天才、小品大王、舞蹈之星……这其中以我们班的“管家婆”最为突出,那可是人人都闻风丧胆的。  只要我们班的男生不守本分,调皮捣蛋的话,她们二话不说,伸手就使出必杀技“降龙十八掌”。男生们就会很守本分,乖乖坐好。而只能趁她们不注意时进行报复——等他们从身旁走过去时,揪一揪她们那双乌黑发亮的头发或者伸出脚伴她们一下,让她们摔倒,然后在旁
【摘 要】 随着诸多本科高校的转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成为教育者和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议题。论文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研究视角,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将学校的专业教育与当地经济产业相融合,实现校企双向合作,从而探寻出适应当地发展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才的内涵  1.应用型本科教
【摘 要】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本文作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关键词】 自主;个性;合作;探究;语文  古人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捕鱼”,这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求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活动中学有所获。作为一名小学
【摘 要】 教学环境的生态失衡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同时影响学生探索知识的行为,阻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教育生态视角下,小学数学要致力于维持课堂生态平衡,融合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念,构建更富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涵养。本文以苏教版《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为例,采用多元教学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创设学习情境等策略,实现学生抽象与具象的平衡、质疑能力和答疑能力的平衡、表达与思考的平衡,课堂
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粗糙地面会互相接触,并产生一定摩擦力。用物理角度分析会陷入一个误区。如有人认为在行驶中的汽车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是受轮胎、地面接触面积影响,如在轮胎氣体变少,汽车向前行驶时要用更大的驱动力,也要耗费更多的汽油,将这一摩擦力归于滑动性摩擦。  摩擦力可分成三种,滚动、静、滑动摩擦。学习中,对于滑动摩擦较多,如站在应用性角度分析,滚动摩擦价值更大,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最突出的是机动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我们的美术课堂需要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强大的技术保障,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美术课堂,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更美更灵动。  【关键词】 初中美术;信息技术;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地被拓展、被创新,从最早的幻灯片,到现在的各种移动设备,这其中的发展速度让人叹为观止。信息技术
构建“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是一种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力为目标”的教学形态,其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形成一些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树信心”——让学生在“喜、乐、趣”等情感体验不断产生中树立学
【摘 要】 校园文化的创建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灵魂与核心,它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突显着学校的特色。为了谨敬地传承和发扬学校文化,让绳文化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人才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笔者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从拓展教材内容、改变授课模式、营造学习气氛、多彩主题活动这四个方面作详细阐述。  【关键词】 劳动与技术;中国结;编织技艺;校园文化  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的
我們都听过墙头草,但是你们听过墙头花吗?在我们眼里,花是柔嫩的,弱小的,但墙头花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虽然也依赖水,但它却能为生命而撞破墙,咬碎石,坚强不屈地生长出来,开出艳丽的花朵,为生命献出一片芬芳。我为墙头花那坚忍不拔的生命力而感动!  一到夏天,我们都能听到“知了、知了”的叫声,那是蝉在为生命而歌唱。十七年埋在土中,幼蝉为生命酝酿,克服阻险;脱离泥土而拥抱、歌唱生命;秋风一吹,蝉生命终结,
低年级的学生从懵懂天真的幼儿转变成小学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关键。数学教学游戏的开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其特有的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及情境性,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平台。本文所探究的数学教学游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的游戏。下面来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游戏中渗透德育。  一、活用数学教学游戏的趣味性,渗透德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