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善念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小学教书时,认为考试分数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是用来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因此,改卷时分数过八十就算高分,极少有在八十五分以上的。因此,一个班肯定有低于六十分以下的学生,分数不及格可以给一次补考的机会。他也把这个经验,运用到燕京大学的教学中。
  钱穆刚到燕京大学时,教授两个班的国文,新生和二年级各一个班。一次月考时,他照例给了几个学生不及格。学生告诉他,按燕大的规定,新生月考不及格就必须退学。钱穆见学生有来自福建、广东等地的,上了一个月就要退学,他们能到哪里去呢?因此,他赶紧到考务办公室索取考卷,想更改分数。对方说学校没有这样的先例。他说:“我是今年新来的老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个规定,否则新生月考决不会给以不及格的分数。”对方说:“此乃私情,你现在不知道学校的规定,所批分数乃更见你的公正无私。”钱穆说:“我一人批分数是我一人之私,学校不能凭我一人之私以为公,我心有不安,一定要取回另批。”对方十分为难,与校方商量后才表示同意。最后,钱穆取回试卷重新批过,再报到学校,因此新生就没有退学的了。
  教育家傅斯年,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作为校长,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发掘到高才生加以鼓励。他特意举行全校作文竞赛,颁发奖金。他亲自出题阅卷,看到好文章就约作者面谈。有一次,他看到一篇好文章,极为欣赏作者的文才。在两人谈话时,他了解到该生家境贫寒又患深度近视,就问为什么不戴眼镜,该生默然不答。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患脑溢血去世。没几天,卫生署的刘瑞恒来到他家,交给傅夫人俞大彩一副眼镜。俞大彩问是怎么回事,刘瑞恒说是傅斯年专门托他到香港为一个学生配的。俞大彩接过眼镜,说要给钱。对方连连摇着双手说:“不用了,孟真早已付给我了!”这是傅斯年为学生办的最后一件事。
  教育家蔡元培,1901年在上海南洋公学教书,他经常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因此学生动辄批评时政,对清廷表示不满。学校当局唯恐被政府取缔,就下令严禁学生谈论时政。一些学生为了表示抗议,竟愤而退学。外地学生离校后,住在小旅馆中,几乎无法生活,他们派代表向中国教育会求助。蔡元培、吴稚晖等老师是中国教育会的主要成员,当时就接受了学生的请求。蔡元培自告奋勇,四处奔走,找人贷款。当他准备去南京时,他的长子还生着重病。蔡元培为了不让二百多个学生饿肚子,不顾爱子病重,毅然启程。全校师生十分感动,纷纷送他到轮船码头。正当大家挥手告别之际,蔡家的佣人气喘吁吁地赶来,高声大喊:“先生!大少爷不行了,你赶快回来!”蔡元培心如刀绞,含泪启程。三天后,蔡元培带着一千多块大洋回到上海,暂时解决了学生的伙食问题,但是他再也看不到爱子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三位大师当为后人敬仰。
  (编辑/张金余 贾培生图)
其他文献
毕业于厦门一所名牌大学的陈强,凭着扎实的综合素质在应聘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北京市内一所500强企业,成为人力资源部的一名白领。  年末,陈强回重庆老家过年。春节期间,父亲的战友张叔叔带着儿子来家里做客。在饭桌上,陈强得知张叔叔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但是单位解决不了北京户口问题,只能北漂。当他们得知陈强的单位有解决北京户口的福利,言语间流露出了羡慕之情。  这年秋天,陈强所在的单位招
在德国一所小学三年级的开学日,一位男教师致词后,没有讲任何大道理,而是将同学们带到体育场,自己先坐到了一个跷跷板的一端,然后问大家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弹起来,这简单的问题,自然难不倒孩子们,而因为体重的差距,一共有三位学生坐到了对面,才获得成功。老师告诉大家,在面对困难和强劲对手的时候,唯有众人团结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方能成为胜利者。但是,集体又是由单一的个体构成,所以,每个人都不可缺少。教育学生从小
有些目标是因为太遥远而显得我们走得很慢,而有些路途却是因为我们走得慢而觉得遥远。目标高远,走得越来越难越来越疲惫,仿佛永远不能抵达;而走得太慢,双脚的沉重便拉长了梦想的归宿。  更多的时候,走得慢才能走得远。这里所说的远,是指在前行路上所能到达的极致,而非一时一地的目标。那些一开始就大步流星匆匆而过的人,虽然有短暂的辉煌很快到来,却常常于初步的成功后停滞不前或举步维艰。或是止步于眼前的鲜花丛里而忘
考场上,小儿把教科书随意放在了脚下。答题过半,监考老师发现,视为夹带课本,此科记为零分。小伙子天旋地转啊:“怎么可以?我不是故意的,我没看。”但一切都是徒劳,纪律就是纪律,无可打破。  中午回来,小伙子的情绪跌至谷底,再也无心应战,直言这个期末,将是全军覆没。此刻,我只能是抚慰,虽然心里亦如他般波涛起伏。短暂的午休后,小伙子垂头丧气地走出家門,我们一起开始了一个下午的煎熬。  “妈,也许有救哈!”
对于身在外地的人来说,过年就意味着回家,回家是为了过年。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离开老家南京已多年,对漂泊异乡的滋味也体会得够多了。虽然每年春运都为购买车票发愁,但想想也不无庆幸:至少,会多几分憧憬,又可以和阔别的亲友见面了。没有分离的惆怅,又如何知道重逢的欣喜?  18岁时,我去武汉读大学。4年寒假,我都是乘长江上的客轮回家过年的,水路要走一天两夜。从长江中游到下游,顺流而下,想到离
校园趣事
期刊
你的存在能让他人变得更好  Facebook公司首席运营官 谢丽尔·桑德伯格  当钱颖一院长邀请我今天来做演讲时,我想,来给远比我年轻比我酷的人演讲,这事我能做。在Facebook公司里,墙上贴着提醒我们要有远大目标的海报——挑战自我,每一天都要做得更多。这些海报中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有关领导力的经验。今天,我想分享其中我认为会对你们有意义的几点。  第一,命运偏爱勇者。扎克伯格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勇气
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曾引起了许多人对往事的遐想与追忆。画面上是夏夜阳台的一角,粗木方桌上搁着一壶清茶,半残不旧的几只茶盏,狼藉在一边,只剩下一弯新月,冷悬在高高卷起的竹帘边上,喝茶人早就散去。这幅画上的诗句被置于那方约占2/3画面的阔大的留白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的好友朱自清把这幅画稿拿了去,发表在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当时在上海的郑振铎从刊物上见
有一天,一个记者第一次见到诗人汪国真,便质疑道:“汪老师,90年代,你的詩在全国风靡,深受年轻人喜欢,现在,你的诗还有读者喜欢吗?”面对这个唐突的问题,汪国真想了想,然后淡定地说:“我的诗就是写给年轻人看的,而年轻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时期,因此,我的诗歌一直有读者喜欢。”接着,汪国真补充说:“从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开始就有人盗版我的书,后来,我养成了一个爱好,专门收集盗版诗集。20多年了,我
曾经,我有一群贴心的朋友,因为一局游戏,散了;  曾经,我有一个作家的梦想,因为一句讽刺,灭了;  曾经,我有一种幸福的喜悦,因为一场离别,没了;  曾经,我有一股不屈的干劲,因为一次打击,泄了。  那个时间段,我挽留着或者来不及挽留的东西,就像流云飘过天空,飞鸟已逝,只不过找不到它们在天空里的踪迹,只有还飘飞着的几片翎羽向世界宣告,我曾经年少。  曾经喜欢某个诗人的多愁善感,固执地陷入某种感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