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以自信教育为核心德育工作模式的构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b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围绕自信教育核心理念,以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通过对中职学生当前现状及深层次原因分析,对以“自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探索出“双课堂、双循环、双促进”的“三双育人”自信教育德育工作模式,同時构建了中职学校学生自信心教育的“三教育机制”、“三自我管理”双途径结合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自信教育;德育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251-02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双课堂、双循环、双促进”的“三双育人”自信教育模式,主要是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结合展开对中职学生全方位的自信心教育,通过激发学生两个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双课堂自信心良性循环的作用下大幅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形成“德育促进成人,教学促进成才”的优良局面,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学校在探索“双课堂、双循环、双促进”的“三双育人”自信教育模式过程中,构建了“三教育机制、三自我管理”双途径有效结合的自信教育方法体系。让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更加切合中职学生教育特点,形成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有效运行机制,促进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成绩。
  一、自信教育应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开展的首堂必修课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表现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上容易产生心理困惑,严重缺乏自信心,无法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在生活学习上易自我否定、意志松懈,更甚者不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管理,自暴自弃,形成缺乏学习技能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产生对未来人生规划和职业前途渺茫的恶性循环。
  美国某研究机构曾经对世界上3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具有的共同品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的重要品质就是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因此,自信心是让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在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应该是首堂必修课,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对引导学生找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促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中职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养成学生的自信心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1.学校在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以创设品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优质学生为目标,进行以“自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探索构建出“双课堂、双循环、双促进”的“三双育人”自信教育模式。学校以开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课堂教育目标、教育体系为抓手,对学生开展全程自信教育渗透,根据中职学生特点编写开发系列校本读物,针对性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将校本教材进课堂,开展“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三文化结合”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将教育活动趣味化、生动化、传承化。通过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完善,有效激发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显著提高第一课堂的学习效率。而学生在第一课堂成绩的进步,促进其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更为自信的表现,形成双课堂活力良性双循环的局面。在双课堂和优良效果双循环的过程中,达到“教学促进学生成才、德育促进学生成人”双促进的以“自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的显著效果。
  2.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构建“三教育机制、三自我管理”双途径有效结合的自信教育方法,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在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打造多个形式的阵地,提供丰富多彩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开展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并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建立奖励机制,开展素质表彰大会,张榜公示,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评,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形成“榜样教育”机制。同时,结合企业文化创设好校园自信文化氛围,注意挖掘寻找收集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励志小故事,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投票选择自信主角,拍摄自信微视频宣传片,开展团支部“自信成长”专题讨论会,分享身边的自信例子等,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形成“励志教育”机制。此外,学校十分重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通过开学伊始的“开学第一课”和每个学期开展的“法制教育课”、“法律知识进课堂”,把社会上违法犯法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把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通过“校园曝光台”、张贴处分公示,按规定批评教育,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形成“警示教育”机制。同时,结合校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干团干的先锋表率,以点带面实现全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促使学生在学习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三自我管理”途径,形成“三教育机制、三自我管理”双途径有效结合的自信教育方法,更好地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3.形成“十字歌”自信教育活动体系,更好地推进自信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学生“自信梦”为目标,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校内外活动、社团活动、先进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利用朗朗上口、贴近学生的歌谣式新颖自信教育手段,创新有力推进自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并形成富含特色的“十字歌”自信教育活动体系,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4.建设校内“禁毒教育”基地。学校针对当前青少年吸毒、身患艾滋病的年龄逐年下降的情况,与玉林市公安局禁毒办公室在校内建设了“禁毒教育基地”。并以基地为阵地,对学生进行集中座谈式、阶段渐进式、宣传渗透式等多种途径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做到校园无毒品、学生不沾毒,珍爱生命,自信成长。
  5.开创适合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特色之路。通过对本校学生自信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显著提高,原来由于缺乏自信心存在的许多问题得到改善,更好地树立了人生目标及坚定了理想信念的追求,并在实践过程中看到实效。学校在开展“自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的同时,开创出了一条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特色之路。
  三、全员育德,灵活施教
  1.注重培养具有“师德高尚、充满自信、才艺双馨”的教师团队,把“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注重育人,做到“四个一点”(微笑多一点,赏识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关心和尊重学生,以教师的自身魅力影响学生,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对面走到学生的中间,既是学生的良师,亦做学生的益友,教学生做人,助学生成事,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上墙、多上台,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和活动,人人维护班集体荣誉,个个争当校园明星,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
  2.鼓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过程中强化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生的中职学习生涯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能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就业培养方案,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就业并推进跟踪管理到位,有合适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业。
  四、结束语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自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以锻造工匠精神为主要目标,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将学校自信教育通过“双课堂、双循环、双促进”的自信教育模式,同时结合“三教育机制”、“三自我管理”双途径结合手段,探索出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并与创新开发校本教材、系列文化课程的方式,将其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使得整个校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明显提升,受益学生达8000多人,并在全国及区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就业率达到100%,实践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沈德海.中职学校校园自信文化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2017,(02):65-67.
  [2]何花.自信教育模式的构建——职校德育工作探究[J].科技资讯,2008,(16):180 182.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工业价值链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工程理念。本文首先对现代工业价值链下实践教学面临的新挑战进行论述,提出了“理实一体、自成体系、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进而结合所在院校近年来以学生为本、围绕业界需要和价值导向为中心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归纳以实践教学培养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培养内容重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重置、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多元化为特色的机械工
摘要:近年来,我们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将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有效结合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新思路。我们借助互联网优势,将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学——课堂PBL教学——课后复习与巩固”三个阶段。实践证明,翻转课堂与PBL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在提升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网络资源;生理实验教
摘要:为保证德能教育高效贯彻和系统实施,从观念层面促进德能教育理念高度统一,现已形成一套有效的班主任德能教育水平提升策略,包括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培训制度和班主任激励机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特色化德能教育主题教育机制,主要包括早诵经典晚反思教育、德能教育主题班会教育、礼仪值周展示、“每日领分制”、善行积分制等。  关键词:德能教育理念;班主任队伍打造;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指导思维创新的逻辑——“二重性逻辑”,并详细研究了该逻辑的基本特点和原理、逻辑结构的构成技巧应用于创新的几种方式,并结合实例体现了该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二重性逻辑”;思维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95-03  近年来,李克强总理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
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的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力军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更是担负着培养符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更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转化为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
摘要:伴随国内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基本上已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也迎来我国七百余万应届大学生面临就业激烈竞争的格局。基于此,武汉商学院商贸物流学院运用以“产、学、研、创”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大学生实习、就业、创业一条龙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创)业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的含义和阶段性任务,然后分析了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改革缓慢的原因及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探讨了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改革的可行措施,并对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关键词:日语;基础阶段;翻转;创新型文化类课堂及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110-03  国际化创新型
摘要:本文借助教学满意度评价模型指标的构建,对调研所得的企业满意度刷数据进行性回归分析。并通过“泰坦班”、“旺磐国际营销班”进行实证检验与修订。同时,借鉴台湾的操作经验,提出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符合企业需求,使企业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产学叠加模式。  关键词:产学叠加;回归分析;交易成本;轮调式建教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
摘要: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成为宣讲“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渠道。我校以“新时代 新使命 新思想 新征程”为主题,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全校性开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为载体,建设“名师示范课堂”,发挥其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宣讲十九大精神的主平台,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带领全校师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时代、
摘要: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灵活应用中高级日语进行一般性商务活动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服务人才。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对日语语言是零起点,来自语言学习方面的压力比其他专业要大得多。由于在校时间短、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和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加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造成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自我否定,出现厌学的情绪。本实践研究旨在改变目前的“一试定学业”的评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