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代谢组学是一门关注机体代谢产物的整体性变化,以推测机体内部发生变化的新兴科学研究技术,这种研究模式与中医学“整体观念”“司外揣内”的思维模式不谋而合,故适用于中医多靶点、多系统的整体研究.因此将代谢组学引入中医证候研究,探究中医证候之间的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通路,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从多个层次阐明中医证候学的科学内涵,并从整体水平评价中医证候本质的客观化.文章回顾了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进行的中医证候“痰湿证”的研究进展,试图归纳中医证候“痰湿证”的代谢特点和证候本质,从建立“痰湿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沈阳11000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谢组学是一门关注机体代谢产物的整体性变化,以推测机体内部发生变化的新兴科学研究技术,这种研究模式与中医学“整体观念”“司外揣内”的思维模式不谋而合,故适用于中医多靶点、多系统的整体研究.因此将代谢组学引入中医证候研究,探究中医证候之间的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通路,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从多个层次阐明中医证候学的科学内涵,并从整体水平评价中医证候本质的客观化.文章回顾了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进行的中医证候“痰湿证”的研究进展,试图归纳中医证候“痰湿证”的代谢特点和证候本质,从建立“痰湿证”代谢组学数据库,全面获取“痰湿证”的定量研究,从微观角度对“痰湿证”进行解读,并逐步形成“痰湿证”现代医学的识别模式.
其他文献
眩晕、头晕、头昏是临床常见的主诉,其症状有明显区别,相关的靶器官也不同.眩晕症的病位主要是前庭系统,头晕症的病位主要是小脑和脑干,头昏的病位主要是大脑皮质.针刺治疗眩晕、头晕、头昏的效果显著,选穴思路首先通过问诊和望诊,明确区分眩晕、头晕和头昏;然后确定相关的经络,根据经络的循行,在病变器官附近局部选穴.与眩晕相关的经络是三焦经和胆经,选择的穴位主要是翳风、耳门、风池等;与头晕相关的经络是督脉、膀胱经、胆经,选择的穴位是脑户、风府、玉枕、天柱、脑空、风池等;与头昏相关的经络是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治疗头昏选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辅助通下法治疗老年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口服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后前3天腹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气阴两虚相关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脱落5例和4例.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第2天和第3天观察组腹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阴两虚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
目的 观察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一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2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房芝萱糖尿病足一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分析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均高于对照组,静息痛、间歇性跛行
中医传染病防治重视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温病条辨》明确提示了易发瘟疫的时间段,多在客气为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之时,但并非所有客气为火的时间段都有瘟疫发生.通过分析六气客主加临关系发现,有瘟疫记载的六气时间段,与客主加临后形成的逆(主克客)/顺(相同、相生或客克主)关系无关,但却与主客气相得/不相得关系有关.客气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为火气,主气少阳相火和太阴湿土为火位(北半球夏季最炎热月份),当“火居火位”时为相得,无瘟疫记载;当“火居非火位”时为不相得,有瘟疫记载.提示五运六气瘟疫的本质是“火居非火位”的六气主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ED)是勃起功能障碍(ED)常见的类型,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是现代医学的一线治疗药物,虽然临床疗效满意,但过于重视局部病变而忽视整体,整体效果欠佳.李海松教授认为DIED的核心病机是瘀血内阻、脏腑失调,提出衷中参西、身心同治的理念,主张中西医并用,采用对因治疗、对证治疗、身心同治等论治DIED,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