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城镇化:形成机制与实践后果——基于中西部工业欠发达县域的分析

来源 :教育科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教育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教育城镇化在实践中表现为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农村学生进城接受教育。但农村学生进城接受教育并不必然导致义务教育城镇化率远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理想的教育城镇化应该是教育城镇化与城镇化协调一致,即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城镇化率与人口的城镇化率相一致,这意味着学生进城与家庭的城镇化同步。
其他文献
人的思维、智力活动面对的都是丰富多彩的现实和具体问题,人们所面对的都是完整的思维对象和具体的问题情景,宏观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是思维、智力、创造研究的基本对象和基
从根本上说,缩小城乡、东西、中外差距主要靠缩小生产效益的差距、缩小技术的差距,要对现有农业和工业进行技术改造,走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必
对重庆市8所公立高校的人事代理文本进行研读发现,新旧问题的交汇重叠使中国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改革面临新的生存考验,造成制度优势难以彰显、制度公平备受挑战、代理教师专
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间断平衡框架因融合了渐进与变革两种政策变迁状态而被认为是对渐进主义理论的重大超越。该框架认为,注意力状态及其信息处理模式是政策选择和变化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更加严苛,因此在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统计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类型、专业性质及撰写思路等诸多因素导致
<正>"主食"这个词汇,只有在亚洲才有,而欧美人似乎不那么在意。很多人都说,无论吃了多少鱼肉蔬菜,只要不吃主食,就觉得没吃饭,一顿饭没完成。可是,什么叫做主食呢?问到这个问
准确运用好第一种形态,是对领导人员身上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是对领导人员最大的关爱和保护。正确理解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准确运用"第一种形态"是筑牢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