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复发性小肝细胞性肝癌(rsHCC)的超声造影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rsHCC患者132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其中AFP阴性rsHCC组51例(59个病灶),AFP阳性rsHCC组65例(73个病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超声造影强化始增时间、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低增强开始时间以及灌注模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AFP阴性组rsHCC超声造影表现以快进慢出为主。AFP阴性rsHCC组病灶的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和低增强开始时间分别为(23.22±5.08)s、(59.44±39.75)s和(102.89±44.45)s,AFP阳性rsHCC组病灶的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和低增强开始时间分别为(20.30±3.41)s、(40.75±16.16)s和(87.08±25.2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rsHCC组和AFP阳性rsHCC组病灶在门脉期呈等增强的比例分别为59.3%和37.0%,在延迟期呈等增强的比例分别为16.9%和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rsHCC组和AFP阳性rsHCC组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的比例分别为94.9%和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FP阴性rsHCC超声造影灌注模式主要以快进慢出为主,且呈多样化、不典型趋势,认识其规律变化,有助于提高AFP阴性rsHCC的早期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