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分别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符合市场所需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以实现主要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以及“工学结合”等诸多因素影响。笔者以本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广州以及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立足于广州面向珠江三角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利用英语进行各类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能服务于珠三角中小型企业和中小型涉外企业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本院毕业生能适应的三大岗位群是行政助理、业务员以及旅游服务员,主要面向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饭店和驻华外国商社等,从事商务文秘、经理助理、销售、制单、报关以及从事涉外商务代理、客户服务、货运代理、商务咨询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酒店前台服务员以及会展服务员等职位。
  
  二、以职业岗位为核心能力,改革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同时又能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为此,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建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三大人才培养规格,并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我院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式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坚持“以岗定能”的原则,按照“职业岗位→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课程逻辑设置,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即由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英语语言知识课程等模块、合技能课程模块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了互为依托、相互渗透的课程群,其中又突出了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形成了“英语 商务 技能”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在外贸活动中英语应用能力,实现了课程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一致的办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改革。
  我院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以及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岗位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将各门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通过仿真性实训环境来完成教学过程,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以及顶岗实习等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综合加以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教学方法改革。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要及学生就业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院加大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做到学习与实训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对于专业核心课程采取项目导向法或任务驱动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与职业素养有关的各个项目,由学生来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将专业特色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实践教学模式,确立了以“英语语言实训”“商务技能模拟实操”“校外基地实习”以及“企业顶岗实习”四大板块为特点的阶梯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我院在课程设置中建立了课内实践、综合实践和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坚持以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为重点、为核心的高职课程取向,明确实践类课时不低于总教学时的50%。通过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推动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制定了校外实践管理文件,规范了专业实践活动;二是执行了实践的运行管理,主要抓好实习中的 “三个环节”,即实践教学的前期工作计划与落实、中期工作检查、期末成绩评定与总结分析,同时落实实践课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指导教师、经费、场所和考核工作;三是完善学生实践效果评价体系。同时,加强指导和管理校内外实践教学,要求每次课内实践都有报告,评定成绩并做好记载,按比例记入课程成绩,综合实践或校外实习中必须填写学生实训手册和教师指导手册,校内外指导教师要给学生指导意见和考核分数。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了完善的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商务实训室、会展实训室、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中心、速录室以及一流的校内网络实验实训平台。通过这些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进行商务实操训练和英语语言实训和网上自主学习。此外,我院还加强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了长效而稳定的校外基地,例如与广州市13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顶岗实习和综合实训的需要。
  
  四、工学结合推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高职教育最鲜明的特色。在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顶岗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按照我们的教学计划以及企业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一和二学期分别赴企事业单位进行4周的带薪顶岗实习;并且在第六学期进行学生自主选择的为期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
  (二)工学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完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使命,为此,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鼓励专业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全力打造“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了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制定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兼职教师管理规定措施,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顶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能工巧匠指导的机制,并注重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
  (三)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资格证书是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强有力的证明,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此,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坚持“以岗定能,以证定课”的教学思路,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融合,让学生在完成学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单证、报关实务等课程就做到了教(教学、教材)、学、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并不是商务加英语的简单模式,而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来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熟悉一般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利用英语进行各类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能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纪淑军.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3).
  [2] 毛嘉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17).
  [3] 杨文辉.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与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港航论坛,2007,(2).
  [4] 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6).
  [5] 曾纪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及要求[J].高教论坛,2005,(2).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所谓“我本管理”就是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本”,更要做到“眼中有人”,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到“自觉、自愿、自发、自主”地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学生的“学”才是内因,教师在课堂上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在课堂
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试验教材    本选题是针对我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提出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担当培养数以千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本教材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开展学分制及分层教学的试验与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本教材考虑到现阶段所需求的知识内容,既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又注意了中等
嘉宾:  叶小山: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邝邦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李崴: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罗海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黄定光:中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廖益:广东省电子技术学校校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特约编委  陈湘年: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  黄
一、猜图引新,揭题引趣  1.看看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神话故事?你最早是怎么知道《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  2.这个故事出自《山海经》。(出示图片,点名读《山海经》的介绍。)  3.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想象一下,读到“填海”两字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填海”两字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读课题。)  4.这个神话故事是以文言文的形式
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  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25308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丰富内涵、科学发展、创品牌学校”为方向,把“以艺益智、以艺养性、以艺辅德、以艺成人”作为特色,砥砺前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安徽省电化教育先进学校” “阜阳市艺术特色学校” “阜阳市花园式学校”等品牌学校。  学
总会碰到卖烤山芋的小摊,一个个烤得软软的山芋摆在烤炉的炉膛上,空气中便氤氲着一股特有的香甜味儿。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的思绪便回到20年前的那所乡村小学。  那时,我在郊区的一所偏远乡村小学教书,刚到这所小学便被眼前的房子惊呆了,那是怎样的学校呀——几间破旧的平房孤零零地立在一大片庄稼地里,墙面到处都是漏过雨的痕迹;几排课桌椅摆得倒是齐整,可再整齐也掩盖不了它们“年老色衰”的颓废;有几扇窗户摇摇晃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升阅读质量”是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阅读期待的激发应贯串于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课始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期待的激发,为学生主动融入阅读课堂奠定基础。在课始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此就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借助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师生最先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往往是细节描写。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有“用细节描写写出鲜明特色人物”的习作要求。但实际教学中,学生人物细节描写的能力普遍缺失,加强细节描写的指导成了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人物细节描写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条件  当前学生描写人物细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具体地表现为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教师对学生人物的细节描写缺少指导,或本身缺乏方法的储备。  一处成功的人物细节描写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话烂熟于胸,不管是顺水推舟,还是授人以渔,关注“方法的习得”是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根本目标。在寓言教学中,“方法论”更是绕不开的话题,我通过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思考。  【片段一】  师:第一次劝说,心情会怎样呢?  生:很担心吧,因为是大王生病了。  师:那你用担心的语气读他的话。  生: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蔡桓公
摘要: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出发,结合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在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方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三字经》《弟子规》到《增广贤文》,从《大学》《中庸》到《论语》,从“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贤们关于道德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