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才的高考作文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的成败直接决定着高考语文成绩,提高写作能力获取高分并非遥不可及。从标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去大胆创新,结合优秀作品案例,一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创新;学生成才
  “有创新”是中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是对撰写文章标题、创新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它是学生在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关键。
  一、标题创新
  考场作文的拟题要能体现文章的主题,具有高度概括性。要求确切、精炼、生动、新颖、富有意蕴。要遵循两个原则:①题目要体现文章的主题。②题目的表达方式力求新颖,给读者强烈的印象。那么,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考生应该从那些角度去撰写题目呢?
  (1)修辞式。考生在撰写题目的时候,可以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标题生动形象。如《一箭双雕的决策》《小心背后的陷阱》,就是利用了比喻的修辞,增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如《世界很小是个家》《一花一世界》,就应用了夸张的修辞格,将世界浓缩成一个家,体现了亲近团结地球村理念。用佛家“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禅理,给读者一种宁静的阅读感受。
  (2)呼告式。用呼告的方式拟题,给读者一种真实诚恳的印象。如《妈妈再给我一点爱》,引起读者共鸣;《请大家不要为难我》,让人顿生怜悯之意;
  (3)设问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如《我是谁》《谁是最可爱的人》。
  (4)对偶式。利用古诗文中的对偶技巧,使标题整齐划一,音律和谐。如《追寻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烟随风逝,名随史留》《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
  (5)化用式。借用古诗文名言名句或化用中外名著题目,增强标题的文化底蕴。如《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樹》《朋友是怎样炼成的》。
  二、立意求新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主要为材料作文。材料中包括题干、题目要求、题目素材等。考生要学会分析材料中的主要事件、意义等,关键要能联系生活实际,确定立意的现实意义,学会辨证地研究看待问题,防止看问题片面化。作文立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求创新。
  (1)走出僵化思维。文学理论中有个词叫“套板反应”,说的就是思维定势。这是中学生作文立意的瓶颈,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弊病。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平时多看多记多想,提高思想认识,进行创新立意。
  如一篇《孟德之脸——阴险豪迈》的作文中写道:“后人评价你的阴险,割发代首,脸上充满阴险之容,致修之死,脸上洋溢阴险之本性,挟天子令诸侯,暴露出你阴险之脸。可我更看重的是你的豪迈,讨董卓、诛吕布、灭袁术、征袁绍……你率领士兵南征北战,尽显你的豪迈之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横槊赋诗,豪迈的气概在你脸上荡漾,你款待云长,厚葬杨修,豪迈的气质又充满你的笑脸。”戏剧上,老百姓的眼中,曹操的形象总是鼻子上一块白,一副奸臣的样子。毛宗岗父子改编的《三国演义》里也采用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对曹操形象大加贬抑。此文作者却打破了传统观念,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曹操,写出了另类的曹操—阴险但不乏豪迈。
  (2)巧取立意角度。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选好立意角度是作文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作者独辟蹊径,力避拾人牙慧,平庸肤浅。可以小中取胜,以小见大。考生还应对生活现象作较深刻地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立意中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我们还可以反弹琵琶,反向立意。如将“逆境出人才”说成“逆境不一定出人才”,将“开卷有益”说成“开卷未必有益”,将“阿Q精神要不得”说成“要有阿Q精神”。
  针对同一则材料大部分考生的立意可能是:①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岔路口;②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害己;③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要学会取舍。我们要创新作文立意,就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作文。针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反向立意,写一篇积极昂扬的英雄赞歌,反弹琵琶。
  三、表达求新
  近年来,有一种文学形式在作文的战场上独树一帜。它采用典雅的方阵,清新的诗句,文化的符号,精致的文言,从历史的天空、文学的殿堂、语言的魅力、诗词的意境中直袭一个个话题。这就是人人 “争相仿效,竟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底蕴类文章。中考满分作文的世界中,最璀璨、最耀眼的是那一颗颗闪烁着文化底蕴光芒的星辰。如《刺秦》《人间四月天》《谏屈原书》《晶莹雪,寂寞林》《生命的绝唱》等。我从多年的作文课教学中,总结出下列几种写文化底蕴类文章的方法。
  (1)典型人物法。选取历史上或文学史上一个典型人物,运用描写、叙述或议论等多种方法构思成篇。如江苏一考生的《水边的女人》,根据虚构的文学形象生发议论,将《红楼梦》中的人物黛玉的人生事件作为论据,以此论证灵动与稳重的话题。湖北一考生的《菊花人生》,一反千百年来人们为陶渊明归隐的洒脱而叫好,却透过他洒脱的外表,透视到他内心的苦痛,品出了陶渊明“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菊花人生之味。
  (2)文言底蕴。随着课本中文言文课外阅读量的加大,学生对文言文语感的加强,在写作中夹杂文言文的现象也逐渐增加。在作文里,语言只是一种载体,文言文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我们有义务去认真学习它,从中取经,从而丰富我们的思想。如香港一考生的《儒兵辩》,巧借文言文作为自己思想的载体,把传统文化思想和自己的思想结合,通过文言语言精练地表现出来。对儒道、兵事进行辨述,儒道如心,兵事如形,一以载道,一以济世,殊途同归,两者缺一不可。
  总之,要想考场作文“有创新”,平时的作文训练要做到:题目撰写新颖别致,审题立意独辟蹊径,表达方式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薛金星.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18题[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甘肃通渭常河职中)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虽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经在数学教师中形成广泛共识,但如何做呢?能否改以例题为中心为以问题为中心?学生“敢问”的教学之路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以往的语文教学多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让学
背景与目的:转移癌与淋巴瘤是引起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本研究通过两者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不同表现,探讨超声在颈部恶性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我
功能材料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和工程中最具活力与创新性的热点,它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环保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
最近几年,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发光显示、光催化、生物成像、激光器、非接触性式高灵敏温度传感器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在的应用前景。
小学班级管理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成效如何,作为班主任的领头羊很重要。要管理好班级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和班级管理
“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019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次日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新的教学要求的提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模式已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中有所运用。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情境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