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与风险控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就建筑业而言,其对质量的要求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本文在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探讨的同时分了了风险控制的相关内容以期为保障建筑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风险;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领域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随着新技术、新设计理念、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带来了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建筑业带来了不少灾难性的质量风险,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进行探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具有一定帮助。
  1.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地包括两个阶段,即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基础和主题施工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它们是整个建筑的基础。下面就针对这两个阶段,对建筑工程中的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1.1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如果一个建筑工程不存在基础和主体阶段的种种问题,那么是不是说一个建筑工程就算完满的结束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往往会遗漏掉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阶段,这就是装修及设备的安装阶段。如果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出现了问题,也会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1.2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是一个建筑工程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阶段,如果基础打得不够牢、主体设计得不科学与不合理,那么整个建筑工程也就毁于一旦,即使建造好了,也毫无价值可言,更不会通过施工监理行业的监督与管理,那么质量上让人堪忧不已,那么人们就不愿或不会去选择这样的建筑入住或者建工厂或用于其他方面,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的失败。在当前时期下,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是那么理想。如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表层基底没有处理完好、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败和无意义,整个建筑即使建成了,那也根本没有价值可言,在质量检测时也自然不会通过的。
  2.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分析
  风险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在工程设计、施工、施工动态、运营保修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2.1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严格设计审图和变更过程控制上,目的在于控制项目技术风险,具体体现在加强设计风险控制、强化设计产品性能、发挥专家优势三个方面。加强设计风险控制主要指的是对设计方案进行风险识别,依靠专家调查等方法识别、评估设方案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初步设计等阶段的风险控制,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分析预控。强化设计产品性能主要指的是严格按照规范条文的要求审查设计产品,综合考虑设计工作、当地气候等因素,全面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等性能。发挥专家优势主要指的是借助风险控制单位的技术优势,严格把关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以保障工程质量。
  2.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预控、过程监控上,通过治理通病来降低质量风险。第一,通过构建风险源清单来科学应对风险,确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预先控制风险的产生,实现未雨绸缪;第二,通过构建风险控制平台来动态控制风险,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影像控制来采取合理的监控方法,设置风险监控的等级参数,全面监控施工现场和有关因素。
  2.3施工动态阶段
  在施工动态阶段,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上,需要强化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工艺、环境等要素的控制,做好资质审查、通病治理、准入控制等工作;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的过程控制,完善重要环节的跟踪控制,严把质量关;保障检测的科学化,工程检测要用数据说话,通过强化检测的公正性来保障工程质量;强化安全教育,依靠观摩、宣传等教育方式对一线工人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完善监管体系,做好安全措施审核工作;完善应急机制,强化应急预演,以尽量降低质量风险的影响。
  2.4运营保修阶段
  在建筑工程質量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针对运营保修阶段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缺陷责任期和10年责任期的风险控制工作计划,督促有关单位提供建筑物和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手册,做好设施控制工作,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其次,组织专家对建筑物竣工及保修期结束后的状态进行检查,以后每隔一年对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出具检查与评估报告(以理赔范围为基础),必要时可以采取向使用者问卷征求意见的形式。最后,督促尾项工程和质量问题的整改落实,合理规避缺陷责任风险。
  3.建筑工程风险控制产生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3.1产生的问题
  风险控制单位在风险控制过程中,按照风险控制大纲,对业主、承包商、供货商等项目参建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在试点工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风险控制中的责任分担还不明确,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和供货方的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等来界定。这给风险控制单位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风险控制单位在操作模式上虽然与原有的监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摆脱不了原有监理体制下的做法,仍然存在很重的监理痕迹。
  (3)风险控制单位的组织大部分仍然是按照原先的监理单位的组织来实施的,其人员也以原有的监理人员为主,缺少有经验的风险控制评估、分析人员。并且具有工程保险相关知识的人员也非常缺乏,降低了风险控制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3.2改进措施
  面对在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进行风险控制所产生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建立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险法规体系。通过确定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中的业主财产险与参建各方(勘察、设计、施工方和风险控制单位)的责任险的配套实施措施,明确和落实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各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风险控制工作。
  (2)建立对风险控制单位的资质认可和监督机制。由于风险控制单位工作性质的重要性,因此,对风险控制单位的资质认可和监督控制非常重要。应该建立有关风险控制单位资质认可的办法,使风险控制单位可以不断增强技术能力,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3)整和资源,建立具有充分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的风险控制单位。从审图机构、设计单位、保险公司等引进人才,与现有的监理公司的技术力量相结合,充分整和相应的人力资源,进行工程保险方面知识的培训和累积,使得监理单位可以顺利的向风险控制单位转变,切实提高风险控制单位的市场地位。
  (4)加强风险控制工作的力度,不断弥补实际工作中不足。针对风险控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还要进一步加强控制,优化方案,落实和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充分发挥风险控制信息平台的作用,提高风险控制人员的水平,使风险控制工作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能否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关系着建筑企业今后的发展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由此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的控制,在风险没有发生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科]
  【参考文献】
  [1]宋浩明,张建华.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1).
  [2]刘伟俊,陈骏.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1,(25).
  [3]钱科.刍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11).
其他文献
服务计算课程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理论课程之一,是学术研究型的专业提升课。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际前沿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本文从备课和课堂讲授这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超深临水基础防渗漏施工技术,是当前工程防渗体系之中施工效果较为良好的一种施工技术,能够为工程体系提供较为完善的保障。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超深临水基础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着重对止水帷幕、SBS防水卷材、防渗混凝土施工这三个较为核心的施工部分的控制要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止水帷幕;抗渗;SBS卷材  随着我国现代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其建筑形式也越发丰富和多样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而作为教师所面对的教学设计工作,主要是在学科范围的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公路交通量处于日益上升的趋势,为了确保公路工程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保证运行在上面的车辆可以快速、安全并舒适的运行下去,近年来我国公路施工部门在不断加强与改进路面施工技术。尽管公路路面平整度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经由施工人员长期实践与大型高科技施工设备不断研发并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大多数不良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是可以防止的,并且能够取得极好的施工效果。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