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视角,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班主任而言,在管理班集体中,后进生问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工作既轻松又有成效,反之,则事倍功半。我知道,影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班主任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的态度。尽管高一和高二在处理班上问题时,我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论事,不歧视后进学生,让他们在公平的气氛下生活学习,可是效果不明显。到了高三,我觉得应该改变交流方法,于是,尝试了另一种与后进生的交流方式。
   我每隔几天就去问问他们,最近我在教学和班集体管理中有什么不足,或者对我或班集体有什么建议或意见等等,而不谈其他的。起初学生也有一种戒备心理,觉得老师是做作,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可是,随着次数的增多,他们的戒备心理没了,也逐渐了解了老师的用意,于是各方面都慢慢地发生了转变。实践证明,我的这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多次交流后,相关学生不仅在言语行为上有很大改观,而且学习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并且在高考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后进生的交流,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精心备好每节课,可是肯定还有许多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对这些不周到的地方,优秀学生是普遍不会在意的,因为他们大多信服老师,尤其在高三阶段。但是,对于那些后进生而言情况是不一样的,他们会非常在意教师失误或有问题的地方,有时这些还是他们给自己的借口。通过与后进生的交流和征求他们的意见,教师很快就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这为改进自我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据此,教师可以经常反思自己课上以及班集体管理中做得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并想出解决办法,日后就特别注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第二,经常接触后进生,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通过与后进生的不断交流,他们感觉到自己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这就为教师日后的工作打好了铺垫。后进生虽然存在很多不足,表面上甚至有些叛逆,但面临高考,他们也有压力,也有目标,也有奋进的欲望,他们内心依然渴望老师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所以,后进生既不愿意老师总是批评他们,更担心老师不理他们,甚至放弃他们。而现在老师找他们交流,不仅不是批评他们,反而是征求对教师工作的意见,他们会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这在心理上会给学生极大的鼓舞,他们自己会逐渐认可自己,承认自身价值,会将内心的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三,教师可以借这种交流方式去感化学生。在每次交流沟通中,老师只是征求对自己工作的意见,而很少或没有其他,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为了工作总去征询他人意见,并没有顾及什么面子问题,那自己呢,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应该怎么办呢?自己的学业如何才能更有起色呢?学生都是聪明人,他们会把老师的行为作为一面镜子,在对比之中会更加认清自己。一旦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那么,他的态度与行为自然就会发生改变。
   第四,这种交流方式可以得到学生的信任。老师不找优秀学生征求意见反而找他们,这能让后进生从中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认可老师,进而逐渐信任老师,愿意打开心扉和老师交流,也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老师的愿望不就实现了吗。
   第五,间接影响其他学生和班集体环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信息非常灵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很快会被他人知道。那些优秀学生会从老师的工作方式中感悟到老师的用心,一方面会主动给老师提建议,帮助老师进步,另一方面会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帮助这些后进生,集体的力量瞬间会被放大、增强,整个班集体氛围随之变化,班集体的心理环境更加成熟,人文环境更加浓厚,所有人的人格魅力得到提升。
  从过去的实践看,我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真诚的心感动学生,不仅有利于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这些后进生的进步,还有利于班集体整体成绩的提高。不久前,一位家长对我说:“谢谢杨老师,这些年ZBL让您操心了,无论他高考成绩如何,我们都感激您,遇到您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的福分。”□
  (作者单位:北京市八一中学)
  编辑 王雪莉
其他文献
输入密码,你就能连接上来自太空的WiFi信号,甚至还能收到卫星发来的“问候”信息。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目前正在加速变为现实。作为卫星互联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日前将首批两枚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该公司卫星互联网计划的正式启动。据悉,该公司计划发射超过1.2万颗卫星组成太空“星链”,向全球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卫星互联网好比把WiFi“搬到”了太空中,只要在信号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