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防火”的目标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g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千护万护不如自护。”原方案组织幼儿学习防火自救,是积极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原方案中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幼儿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防火”目标并没有很好地落实。
  在生活中,部分幼儿对火并不畏惧,相反有时还因好奇做出一些危险行为,如点蜡烛、放烟火、玩打火机、甩响炮等。幼儿也不会自觉地把玩火与火灾联系起来,更不懂如何自救。所以,教师首先应精心选择与火灾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孩子哭喊着要妈妈、烧伤的病人、烧毁的家园等照片,并配以相关的录音,让幼儿多感官参与,加深情感体验,知道发生火灾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许多火灾都是人们用火不当引起的,其实火灾是可以预防的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幼儿对玩火的好奇心,并建立起“防火”的意识。原方案第一个教学环节是为实现“防火”目标而设计的,但是由于幼儿的讨论、交流不充分,目标没有得到落实。建议教师提供家庭、幼儿园、商场、公园等多处发生火灾的场景录像,并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幼儿交流、讨论:(1)发生火灾后这些地方和以前有什么不同?(2)这些火灾是如何发生的?(3)怎样做才不会发生这样的火灾?将观看录像、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等途径相结合,能让幼儿深深懂得发生火灾的巨大危害,懂得不玩火、小心用火才能远离火灾的道理。建议在第三环节加上一些“防火”的知识点,这样做不仅能丰富游戏内容,还可避免顾此失彼。游戏时还应提供与问题对应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启发幼儿思考,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该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将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其他活动中,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深化、迁移刚刚获得的技能和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
其他文献
原方案中,教师的资源意识非常强,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但教师还可关注细节,服务幼儿生活。  一、讨论应夯实 在原方案第一环节,教师提出了“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起火灾”,这个问题是幼儿了解产生火灾原因的关键问题,应当充分展开。但教师只针对厨房用火不当、使用明火不当进行情景分析,不够全面。其实,生活中诱发火灾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不正确使用电器、小朋友随意玩火等。只有充分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