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在烯烃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某石化污水处理厂烯烃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水质展开系统分析,针对出水悬浮物较高的情况进行了投加高效絮凝剂的生产性试验。当高效絮凝剂投加量为20mg/L时,出水悬浮物明显降低,出水浊度由之前的均值为8.3NTU降至3.3NTU,出水浊度明显降低。且该种药剂对COD、总磷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该种药剂对污水系统没有较明显影响。
  关键词: 烯烃污水 高效絮凝剂 悬浮物 浊度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现阶段石化二级生化出水很难达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增加后续处理环节已达到相应排放标准。但由于石化二级生化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非常低,因此大多数石化企业选择高级氧化的方法进行深度处理。在深度处理工艺中,二级生化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高会造成深度处理成本增加等情况,因此降低二级生化处理悬浮物含量是降低深度处理成本的关键之一。
  当前水处理技术中按照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四大类。在众多的污水处理方法中,絮凝沉淀法占到极大的比重。在水中投加絮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他们相互碰撞凝聚,由于絮体的尺寸和质量不断增大,因此沉降速度不断增加,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1 装置运行现状
  某石化污水处理厂烯烃污水处理车间负责处理烯烃部生产污水,该生产车间设计最大处理量为200m3/h,现阶段实际处理水量为150~200m3/h,主要核心处理工艺为空气曝气。主要运行参数详见表一。
  由表一可以看出,烯烃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问题是二沉池出水COD、悬浮物两种污染物不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主要原因是,来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且没有合适的污水暂存设施,且该装置生化系统为空气曝气装置,处理流程较短,造成出水COD、悬浮物出现超标情况。
  2 投加方案
  针对烯烃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情况,通过前期小试试验,当该种絮凝剂的投加量控制在10~20mg/L时,二沉池出水水质清澈,悬浮物可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且投加量增大,二沉池出水更清澈;因此在实际生产投加方案中,将絮凝剂的投加量控制在20mg/L。
  连续20天向曝气池末端或前端投加纳米絮凝剂,开展对比试验,通过比较投加纳米絮凝剂前后二沉池出水感官变化,浊度变化等相关指标,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此外,通过检测投加纳米絮凝剂前后日常二沉池出水水质(COD、氨氮、总磷等指标)变化,验证纳米絮凝剂是否通过污泥回流影响曝气池正常生化反应。
  3.生产性实验结果
  3.1投加絮凝剂后,出水清澈度的情况
  由图3-1可看出,投加絮凝剂前,二沉池出水较浑浊,悬浮物较高,水质颜色呈灰绿色,且绿藻生长情况较差。当连续20日投加絮凝剂后,二沉池出水清澈度提高,且浊度降低,悬浮物含量减少。说明该种絮凝剂对于带电荷的松散较小的污泥颗粒有显著地絮凝沉淀作用,可使二沉池出水感官上明显变清。
  3.2投加絮凝剂前后二沉池出水浊度变化
  在投加絮凝剂之前,二沉池出水浊度的均值为8.3NTU,其中二沉池出水浊度的最高值为9.88NTU。当投加絮凝剂后,二沉池出水浊度由9.72NTU降至3.3NTU,浊度降低了65.7%。由于管线故障停止投加该种絮凝剂后,浊度迅速由4.12NTU提高至6.76NTU。当加药量恢复后,浊度6.76NTU迅速降低至5NTU以下。说明该种絮凝剂对松散较小的污泥颗粒有明显的絮凝沉淀作用,使二沉池出水浊度降低。由于后续处理工艺采用膜工艺进行污水回用,因此出水浊度显著降低,可降低后端膜处理工艺处压力,减少膜清洗次数,延长膜使用寿命。
  3.3 投加纳米絮凝剂前后二沉池出水COD、氨氮、总磷指标变化
  当投加絮凝剂之前,二沉池出水COD均值为55.8mg/L,其中出水COD最大值为60.8mg/L,最小值为34.7mg/L;造成出水波动的原因是由于装置进水COD的波动较大,导致出水波动。当投加该种絮凝剂后,出水COD的平均值为54.1mg/L;最大值為65.6ng/L,最小值为30.2mg/L。二沉池出水COD控制在70mg/L以下,且平均值低于投加该种絮凝剂之前。当投加絮凝剂之前,二沉池出水氨氮的均值为0.11mg/L,当投加该种絮凝剂后,出水氨氮的均值为0.18mg/L,出水氨氮略有增高,主要原因为该种絮凝剂中有有机胺的成分,导致氨氮的增加;但仍满足出水氨氮低于8mg/L的水质要求。,投加该种絮凝剂之前,总磷的均值为0.16mg/L,当投加该种絮凝剂后,总磷的均值为0.17mg/L;总磷数据基本持平。说明该种絮凝剂对水中总磷指标影响不大。
  4. 实验结论
  (1)通过小试试验,确定絮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20mg/L时,对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
  (2)当该种絮凝剂投加量为20mg/L时,烯烃污水二沉池出水表观有明显改善。
  (3)投加该种絮凝剂后,出水浊度由之前的8.3NTU降低至3.3NTU,且连续20天投加该种絮凝剂后,出水浊度稳定在5NTU以下。
  (4)该种絮凝剂对水质COD、氨氮、总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氨氮上,出水氨氮略有提高。因此不建议使用在氨氮去除效果不佳的污水系统中。
  参考文献
  [1]魏飞, 金中华, 孙军德.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5(01):78-81.
  [2]张超, 陈文兵, 武道吉. 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3(09):49-52.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不同招募途径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7–12月,对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地区的14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青岛、西安、南京、武汉、杭州、长沙、昆明、广州)及海南省的MSM进行招募。当地社区组织通过不同途径对MSM进行干预及动员检测,通过匿名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性行为相关信息等,收集静脉血进行梅毒
目的分析社会经济状况(SES)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之间的关联,以确定高血压管理重点人群。方法采用2010年浙江省代谢综合征调查数据,对其中确诊高血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理想控制血压组与非理想控制血压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病程、BMI、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蔬果摄入等因素中的差异。高血压患者SES分别采用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两个指标来衡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
摘要:随着国际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各造船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均在船坞上配置大型的造船门式起重机。由于造船门吊具有跨度大、起升高度大的特点,很容易造成两侧大车偏斜运行的现象发生,从而引发安全事故。鉴于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两侧大车偏斜运行的工况发生,保证造船门吊的工作安全。  关键词:船;门式起重机;纠偏  门式起重机是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起重机械之一,门式起重机一般由金属结构、工作机构、电气
目的对北京市大肠癌筛查项目进行成本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城区的19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问卷形式开展"癌症风险评估"初筛,筛查对象为40~69岁的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排除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者,共有12 953名。通过问卷调查筛查出大肠癌高危人群2 487例,预约肠镜检查人数为1 055名,实际接受临床检查
目的对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检测大肠癌的准确度进行Meta分析。方法基于PubMed和Embase检索获得与大肠癌iFOBT筛查技术有关的文献共1 197篇,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6月。最终筛选出17篇文献。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值合并和异质性检验,对大肠癌筛查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推断。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把所有筛查者中均行肠镜检查定义为肠镜组,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并对
目的探讨钢铁厂炼钢和轧钢车间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9至12月对河南省某钢铁厂炼钢和轧钢车间的3 15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最终检测2 924名工人,炼钢车间1 313名,轧钢车间1 611名。分析接触噪声工人的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生活习惯和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43%(802/2 9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逐渐增高,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林立,成为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想在国际背景下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就需要在经济建设中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以土建施工中的管理为例,针对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材料、安全和人员管理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升土建施工管理的效率,优化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推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l和DPBl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联。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68例作为研究组,其生物学父母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HLA-DRBl和DPBl基因rs24755213、rs202176660基因多态性,进行肝硬化与HLA-DRBl和DPBl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单体型相对风险率分析。哈迪温伯格吻合度检验进行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