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问题的解法探讨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有关“时钟”问题时不少学生掌握起来感到困难,本文就有关解法分析如下:
  基础知识以表针的格数作等量关系。即时针每分钟走十二分之一个小格,分针每分钟走1个小格,也可以把表针转动所形成的度数作等量关系,即分针每分钟走60分之360°等于6°,时针每分钟走12×60分之360°等于0.5°。
  换算公式1分钟=1格=6°
  相对路程(小格)=分针转过的格数-时针转过的格数。
  相对速度(格/分)=分针每分钟转过的格数-时针每分钟转过格数=1-1/12=11/12(格/分)这是一个定值。
  应用公式相对时间=相对路程(格)/相对速度(格/分)(t=s/v)
  
  一、 分针与时针重合
  此情况符合:分针走过的路程(小格数)=时针走过的路程(小格数)+本小时开始时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路程(小格数或度数)
  例12点多少分时分针与时针重合。
  解法1设2点x分时分针与时针重合。
  列方程得:x=1/12x+10x=120/11
  答2点120/11分时分针与时针重合。
  解法2设2点x分时分针与时针重合。
  列方程得: 6x=0.5x+10×6
   6x-0.5x=60
   5.5x=60
   x=120/11
  解法3时针和分针重合时分针比时针相对多走10个格。s=10,v=11/12。
  T=10÷(11/12)=10×(12/11)=120/11=120/11。
  答2点120/11分时分针与时针重合。
  
  二、 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在此种情况下符合:分针走过的路程(小格数或度数)=时针走过的路程(小格数或度数)+本小时开始时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路程(小格数或度数)+m(这里m为一参数,在6点以前m为30个小格数或180,在6点以后m为-30或-180)。
  例24点多少分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解法1设4点x分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列方程得: x=1/12x+20+30
   11/12x=50
   x=600/11
  答4点600/11分时分针与时针在一条直线。
  解法2设4点x分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列方程得: 6x=0.5x+20×6+180
   5.5x=300
   x=600/11
  答4点600/11分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解法3相对路称为:时针转过的格数+30。
   S=20+30=50。
  相对速度为: v=11/12
   T=50÷(11/12)=600/11。
  答4点600/11时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
  例38点多少分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解设8点x分时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列方程得:x=1/12x+40-30(x=120/11)
   6x=0.5x+40×6-180(x=1120/11)
   S=40-30=10 v=11/12
   t=10÷(11/12)=120/11。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你试一试一定能行。
  
  三、 分针与时针垂直
  此种情况符合:分针走过的路程(小格数或小时开始时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路程(小格数或度数)+n(n的取值根据时刻的不同取的值不同)在0-3点时 n为5(或90)和45(或270)。在3-9点时n为15(或)90和-15(或-90)在9-12点时n为-15(或-90)和-45(或-270)度数
  例42点多少分时分针与时针垂直
  解设2点x分时分针与时针垂直。
  列方程得:x=1/12x+10+15或x=1/12x+10+45
  解得: x=300/11 或x=660/11=60
  答2点300/11分或3点时垂直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句读断句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题型涉及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诵读停顿的基本规律。在诵读断句时分清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哪些地方不该停顿,从而正确地理解句意。  例1(2007年四川成都市)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自
期刊
一、积累运用(2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08的绝对值是( )  A.-2008B.2008C. D.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x2008+x2009=x4017B.(a+b)2=a2+b2  C.(-a)·(-a)2=-a3 D.a6÷a2=a3  3.据中新社报道: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4
期刊
初中数学的一些性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这些性质是行程最短的理论依据。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近年来在中考或数学竞赛中频频出现。现对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作如下探讨:    一、利用勾股定理,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  例1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
期刊
文题    请以“我在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①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③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⑤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
期刊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2007年化学试题,在考查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再现真实的探究活动;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归纳、对比、分析、推理、迁移探究、求同求异思维方法;考查善于发现问题、批判性的审视和评价一些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试题创设的情境,力求呈现一个个鲜活的实验探究过程,描述一个个熟悉的真实故事,由此甄别真假探究,考查学生真实探究
期刊
将一个图形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着中心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这些性质给解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利用旋转的基本性质解题  例1如图1,在Rt△ABC中,∠BAC=90°,将△ABP绕着A点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D重合,如果AP=3,求PD的长度
期刊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是一个不争之实。作为操纵这根“指挥棒”的命题专家,也只有高度正视这一极其敏感的导向作用,才能用好中考既选拔可造之才又指引中国教育走向最佳之道的双重功用。这两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已体现了教育部有意将“指挥棒”指向了素质教育。这种素质,除了做人和生存的能力之外,还包括了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发明的能力。中考试卷将
期刊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选择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在考场中写好命题作文,除了要把握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考生还要特别注意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从而实现命题作文写作的突破。    一、析词审题,理解内涵  由于题目的一致性,命题作文不存在“自拟题目”的劳神,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审题变得异常重要。题目没有审好,容易出现“一着
期刊
试题特点  2007年安徽省中考说明文阅读题有如下特点:  首先,试题题型呈现多样化、探究性和开放性。既强调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而且试题侧重以阅读理解为主,符合一定的阅读心理规律,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试题向考生明确了考查的角度,提示答题的思路,限定答题的方向,答案显得相对集中,便于客观批改评价,体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