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在于教学中有着充分丰富了语文学习资源、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但是也具有着诸如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语文的生动性、制约教师的课堂教学,束缚学生的学习思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不利于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象等劣势。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优势 劣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87-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被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高科技的教育手段令广大师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然而,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语文教学方面,争议较大。笔者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得也有失,并非多多益善。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充分丰富了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但是学习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涉及的知识面既久远又深广。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源和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得到的,来源非常有限。多媒体能提供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切实解决了广大语文教师查找资料难的问题。不仅如此,还方便了广大学生,有利于开阔广大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作为时间和空间艺术的综合,它可以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示画面、延续形象,弥补了文字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声光图结合的感官刺激中得到满足。
  2.全面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使课堂由静变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刚好能克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单一这一缺陷,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是语文课堂生动、直观、形象。多媒体可将英雄事迹、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出来,也可将自然声音和人造声音加以纪录和重放,也可以用直观的形式模拟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现象,还可以形象地展现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内容形式。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克服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较差的缺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这些优点也符合大纲“让学生在美好形象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修养的训练”的要求。更何况,多媒体教学在传递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劣势
  
  1、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语文的生动性。在课外学生能通过多媒体自主生动地学习语文,但在课堂上,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换句话说,多媒体语文课,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趣生动,但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课堂气氛不活跃,很难见到“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
   2、制约教师的课堂教学,束缚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在语文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多都是进行了“精心的制作”。提什么问题、提供什么答案、显示什么图像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了。课堂上,语文老师应随着学生的反应与理解随时调整自己的课堂结构,不能机械地按照课前的准备进行下去。可事实上,不少的语文教师为了用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总是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往“正确答案”上靠,有的干脆生硬地搬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行为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的大门,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着耳朵听答案,根本难以发表自己独特而有新意的见解。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极大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不同程度地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严重束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不利于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象。多媒体用多了,瞬间的感性形象刺激就会比较频繁,师生课堂交流会明显减少。教师一味地关注课件的运作,学生死盯着屏幕的画面。这不仅影响了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而且阻断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与思路的深入,许多学生会“舍本取末”,把注意力过多地转移到新奇的画面上,从而失去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失去对文学语言的仔细口味,对课文内容的思索与想象。成功的语文教学,少不了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而多媒体往往以简单直观的形式去取代文学意象,是意象过于简单肤浅,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显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直观性差的缺憾,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了优化,成为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当代教育者,我们也不能夸大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性手段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也不能一概摒弃。我们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而定。为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先进作用,只有通过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我们有这个信心,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的辛勤探索,多媒体教学一定会日臻完善,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重视开发与利用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把其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利用价值,充分发挥出学校档案信息在学校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更大作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83-01     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只有管好学校档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84-01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引发创造活动的前导。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科学地使用大脑,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矛盾,攻克难关。近年来,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一、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
摘 要:在高考文综试题中“新、热、活”试题不断涌现,而作为文综之一的政治更需要许多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热点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长年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对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作了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究。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能让政治教学课堂活跃起来,引导学生积极的来了解学习,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 现代信息 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2
摘 要: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们的就业心里也悄然发生生了变化,本文就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现象的调试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77-01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盲目迷信证书,不加选择的考证背后的从众和攀比
摘 要: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应正确判断学生在所学各阶段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表现。据此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心理 特点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78-01    一、前言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丰富
摘 要: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二语习得变异研究的分析,探究性别、社会阶层、习得者母语水平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二语习得中变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语言变异 二语习得 社会因素 迁移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13-01     语言是变异的,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同样会因为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体,习得者在语
摘 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发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电教媒体 培养 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89-01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五个感官中,就学习效率而言,最高的是视觉(占83%),其次是听觉(11%)。而传统教学中却是大部分时间由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