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熊种业首席科学家李平:农业产业升级倒逼,国内种业企业面临生死攸关挑战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shang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家正处于创业阶段的种业公司,南通大熊种业从3000多家玉米种子企业中脱颖而出,破格成为农业部组建的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联合体的21家企业之一。
  这是一家专注于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开发和常规品种培育的玉米种子公司。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李平本科、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长期在跨国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是行业顶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专家。
  在李平的带领下,南通大熊种业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卓有成效,并有望于2017年完成相关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日前,李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分子育种技术为国内育种企业提供了追赶跨国种业公司的机会。为此,分子生物育种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国内种业企业面临洗牌


  《中国经济周刊》:在这次的农业产业升级中,国内种业企业是否将面临一轮洗牌?
  李平:历史上任何行业经历一次产业升级或产品更新换代,都将带来行业的巨大洗牌,客观来讲,本次玉米种业升级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玉米种业企业受产业发展水平制约在育种目标设定上大多忽视机收、早熟等特性,一个育种目标从设立到实现一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市场开发,通常要经历8~10年的时间,面临产业化需求的突然调整和到来,作为市场供给方的国内种业企业多数准备不够充分。
  反观跨国企业,由于立足全球市场,长期服务于现代农业,其产品早已实现优化与升级换代。面对未来中国农业产业化提升带来的一系列市场需求,国内种业企业和跨国企业作为实力不均衡的市场参与者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

用分子育种解决种质资源瓶颈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农业部组织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你作为一个玉米种业科研从业者,你认为能解决哪些问题?
  李平:2015年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体成员单位在东北、黄淮海区域组织了玉米机收品种试验,目的就是加速选拔适宜机械化收获、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玉米新品种,经过一年的运行,部分品种取得了晋级机会,未来有加速进入市场的可能。此外,攻关体还组织了攻关体成员单位种质资源的集中鉴定及交流,旨在存量资源的筛选、加速利用之外(即现有机收玉米新品种筛选),从根本上解决品种升级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实现品种选育的真正跨越。
  《中国经济周刊》:玉米种质资源究竟有多重要?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所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是什么?
  李平:种质资源是种业公司的核心价值。作为“育种原材料”,种质资源是品种培育的起点,决定了未来育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经过长期发展,跨国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全球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并根据目标市场农业产业化需求,完成或正在进行多轮次的不断改良。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不断强化对其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种质资源的垄断。
  不同于水稻等作物,我国不是玉米原产地。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条件下,高效引进、吸收利用全球种质资源,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玉米新品种,进而不断缩小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是育种行业的普遍共识。但受制于资源垄断,目前我国育种企业仅能使用国外20年前专利过期的种质资源,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积累、研发起点相对落后的局面。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质资源的瓶颈?
  李平:以南通大熊种业为例来看,历经多年研究,我们最终开发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芯片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温室加代种植、苗期植株基因型测定、玉米分子信息库计算分析、基因芯片后代筛选等工作流程。相比较传统育种手段,这一分子技术手段通过对国外种质资源进行一年4代的精确定向改良(育种杂优模式保持不变),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对于打破当前品种换代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投入批量化应用,基于分子技术手段创建的资源材料已经完成第一代品种的组配和历时3年的产品初级、高级选拔测试,有望于2017年完成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中国经济周刊》:相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有何不同?
  李平:玉米品种传统培育方法周期漫长、投入巨大。21世纪以来,针对分子生物技术在传统育种领域的应用,国际种业巨头均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选择效率较低、周期较长等不足,这已经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一项关键技术,也为国内育种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和迎头赶上的机遇。为此,分子生物育种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应避免重蹈蔬菜“沦陷”覆辙
  《中国经济周刊》:除研发投入的悬殊差距外,国内种子企业与跨国种业巨头在研发实力上的差距还有哪些?
  李平:除研发投入规模国内企业难以企及之外,跨国企业突破了传统育种模式相关认知界限,其所创造的商业化流程育种模式集合了数学统计、栽培、遗传、分子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将传统的经验型、小规模作坊式的育种模式进化为科学化、流程化、规模化的工业研发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育种效率,是育种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凭借自身研发优势,跨国企业在国内种业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例如:美国先锋公司研发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利润最大的单一品种;德国KWS公司研发的德美亚系列品种在东北早熟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种业企业目前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
  李平:种业是农业产业的源头,近些年中国种业自身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国内农业产业化进程。未来在丧失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种业企业也会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步伐,并波及粮食、饲料、食品等一系列下游行业。
  当下正进行的农业产业升级倒逼品种升级换代,对于国内种业企业这是一项生死攸关的挑战。数年以前,面对跨国企业竞争,蔬菜等作物最终“沦陷”,玉米等其他作物应避免重蹈覆辙。
其他文献
农商行拥有更多“私有”信息,成了“熟人信贷”的受益者。不过,这种高区域集中度和高行业集中度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2017年11月7日,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长期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今年三季度总体资产利润率仅次
7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这几年大蒜价格确实有一些起伏,新一轮大蒜价格的上涨是从去年7月开始的,4月上旬达到本轮高点。但4月中旬以来,情况发生变化,随着各地新蒜陆续上市,蒜价开始回落。总体来看,目前大蒜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还有一定回落空间。
近期,管理层连续多日对债转股频繁表态和力挺。市场消息称,正式的债转股实施方案最快或于4月份正式推出。预计中国将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已达2.89万亿元,不良贷款达1.27万亿元,已暴露及潜在的不良资产高达4万亿元。  知情者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该试点或将
@lonely乘方: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对于当当图书,个人表示非常满意,是伴随自己成长的一个纪念。现在被out出局,不知道以后网购图书还能不能有发展之路。  @太平洋的水:其实当当完全可以找准定位、只卖书赚钱的……为什么非要涉足其他领域卖其他东西搞得资金链断裂!
柴祖舜  1935 年生于上海,1956 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颜文樑、关良、陈大羽等众多现代名家。  俞建文  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澳门文化艺术学会荣誉会长、上海商报艺术品周刊顾问。  举凡优秀的艺术形式,必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博大的人文关怀,以及经典的艺术语言。俞建文先生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心象艺术
党的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26日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国资委党委委员江金权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十九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
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于3月21日过世,享年79岁。格鲁夫早年生活在纳粹统治下的匈牙利,之后出逃的经历让他笃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下来”,他以同样的哲学在1980年代挽救了处在悬崖边上的英特尔。在英特尔从存储芯片转型到处理器芯片的过程中,格鲁夫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其在个人电脑普及的过程中,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格鲁夫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英特尔的销售收入涨了13倍,从20亿美元增加到260亿美元
现在很多人喜欢谈“风口”,在互联网爆发时,他们认为那些公司的成功是因为站在风口上;在互联网遭遇“寒冬”时,所有人都在寻找,下一个“风口”会在哪里。好像只要是站在风口上往下跳,怎么也能飞起来。  产业的爆发像风,很大的风,可以席卷世界。但是真正的飞翔是,即使风停了,它依然可以飞。与猪“飞”起来的本质差别就是,风停了猪马上会掉下来。  21世纪是消费互联网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风口论的风口。之所以能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造成去年股市异常波动的原因非常多,杠杆是一个原因。我个人不认为仅仅是杠杆本身的问题。人为因素加剧了去年股市的波动,对融资的杠杆率前后执行尺度变化过于剧烈,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998年香港救市,是香港财政司带着金管局几个人,极小范围决策,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內幕信息的泄露,避免了“老鼠仓”和利益输送等犯罪行为的产生。类似去年中国内地的救市,由监管部门带着一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月13日就“是否将在2016年3月1日之后不久推出注册制改革”,以及“目前注册制改革的进展和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邓舸表示,证监会已多次介绍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进展情况。3月1日是指全国人大授权决定两年施行期限的起算点,并不是注册制改革正式啟动的起算点,改革实施的具体时间将在完成有关制度规则后另行提前公告。  邓舸强调,实施注册制改革将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原则,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