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生处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动钱财,不知人之诈;不处逆境,不知情之薄。
  表弟有一个上学时关系很好的同学,后来同学恰巧调到他们单位当领导。第一次见面,表弟显得格外亲切,上前摇着老同学的手直呼其名,老同学“嗯”了一声,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表弟当时就闹了个大红脸。事后跟我说起这事,表弟还愤愤不平:“至于吗?当了领导就不得了了,就开始装腔作势端架子了,这翻脸不认人也太快了。”
  我劝表弟,这也不能全怪你的当了领导的同学,熟人要生处,关系再好也不要在人前表现得格外亲切,尤其在公共场合,你当着那么多人直呼他的名字,显得不够尊重,让人家也很難堪啊。表弟细思,点头称是。
  闲时读《陈涉世家》,陈胜称王后,有个曾经与他一同佣耕的穷朋友前来找他,拦路呼喊其小名。在穷朋友看来,自然是显得亲切无隔阂,但在已经称王的陈胜看来,则是无礼。后来,这个穷朋友还把陈胜的往年糗事翻了出来,到处乱说,结果被陈胜找个理由给杀了。按说,他那个“故人”没有犯什么大罪,错就错在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人家地位变了,心胸还不怎么开阔,你还把他当成“短衣帮”、铁哥们对待,嘴上没个把门的,信口开河,不给自己惹祸才怪呢。
  三毛说过这样一句话:“朋友之间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所以,从来没什么亲密无间,那只是各自维护好自己的隐私不受干扰而已。最好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越界,亲不逾矩。热情过头是一种反智,它只会无节制地干扰他人生活,逼着他人与你划清界限。
  说到底,就是熟人之间也要有边界,懂规矩,知礼仪。不要以为是熟人就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尊卑地腻到一起,硬挤到一块;就自以为无需讲究客套,毫无顾忌地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就肆无忌惮地跨越性别边界,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对方的底线。这样的结果,疏远者有之,反目者有之,严重的可能暗地里互为仇敌。
  有一次,单位组织活动,一个女同事因逛街误了出发时间,结果一车人等她。事后她没心没肺地说:“大家都这么熟了,会为这点小事介意吗?”在一档爱情节目里,有一个丈夫控诉妻子,把身边的人都不当外人,尤其是对丈夫,在家里随意打骂也就算了,出门在外也丝毫不给面子。妻子却理所当然地说:“我们都老夫老妻了,干吗要这么计较,再说了,我对你还用装吗?”这些都是以我为中心,不知熟人要生处的现象。
  生活中,不仅熟人要生处,亲人也要生处。生处,就是要学会尊重,不打扰他人,不给人失礼的印象。真正的相处就是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生活,给对方以时间和空间,才能熟而不俗,友谊长存,我们的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败于性格,毁于观念  “钱学”界有个公认的说法,在《围城》中躲过钱钟书讽刺之箭的只有唐晓芙。其实,对于赵辛楣,他也是笔下留情的。重读《围城》,发现钱钟书揶揄最多、鄙夷最甚的还是方鸿渐,对其聚歼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超过丑态百出的李梅亭和赵辛楣。  《围城》开篇就介绍方鸿渐:“他是个无用之人。”后来赵辛楣又说他:“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仿佛就是一个废物,李梅亭至少还有点能耐。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同行的
“滇西小哥”虽称小哥,其实是个云南保山妹子,本名董梅华,从警校毕业后,她进入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白领生活充满时尚气息。2016年的一天,董梅华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心梗送医的消息。她匆匆赶回滇西老家照顾父亲。在父亲的病危通知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董梅华决定辞职回家,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来得幸福和踏实。  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怎么让自己有收入,又能留在家人身边一起生活呢?董梅华想着做电商
腾不出时间来睡觉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生病  3万元学会超能力,心动吗?1至5分钟内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书然后复述出来,心动吗?最近《人民日报》披露的“量子波动速读”就完美诠释了“神棍学”的存在。  所谓“量子波动速读”到底有多快?大家可以从我的文字形容中来感受一下。大抵是,孩子看书的时候,我以为他们太热了在扇风呢。這种令人发指的读书速度和风范仿佛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一度以为他们在翻看儿时的
没有回头的人生,只有踉跄的进步  12年前,我大学毕业在一个县城生活,马路上的汽油味一直飘入我租住的9楼的小窗口。那时,我每个月收入1000元,房租每月300元,房东还在电表上做了手脚,把他的用电也算成了我的用电。2年后,我离开,再也没有迈进过那里半步。  但从此,我对任何陌生人都不夠信任。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在火车上也不跟对面或旁边的人交谈。我们无非是贩夫走卒,在粗粝的现实里追寻理想,生存的艰
有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中学老师给作家连岳写信,倾诉自己对于工作的困惑。她在信中写道:“工作两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和烦琐,琢磨不完的教案,还有劳什子的教研活动。最不堪的是看到那些40多岁的教师们,严厉自私且眼界不高,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想离开,又舍不得单位的编制。”她落款称自己是迷茫且糊涂的人。  文章后面的留言区里,有一堆的批评和指责,说她眼高手低、自命不凡。更有言辞犀利的同行直
词作家乔羽到哪儿都热热闹闹的。我舅舅是调研型学者,曾多次到过乔羽故乡山东济宁采访乔先生,称他“乔老爷子”,他乐呵呵地欣然受之。  我舅舅与乔老爷子探讨养老生活,乔老爷子显出很习惯于此的样子,每天应付八方朋友,一天好几场谈话采访,他不会拒绝。客人大老远来了,他从不让人受冷遇。他就是这么个人,宁肯自己为难,却绝不去难为人。在过往的年月里,他多次说起周恩来总理的待人接物:“周总理最厉害的就是绝不难为人,
有位刚出道的男演员经人推荐,参演一部谍战剧,扮演一个反派配角——国民党情报机构情报员。虽然戏份不多,但机会来之不易,男演员暗下决心,一定要演得尽善尽美。  第一次試镜,也许是太追求完美,男演员演得正气十足,与导演对角色的设定大相径庭。导演告诉男演员,这个角色身上的臭毛病非常多,一定要演出那种感觉才出彩。男演员按导演的要求试了很多次,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结果是越试越不行,越不行就越着急,到最后,他连
相信初心,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从19岁创作《青春万岁》到85岁写出《生死恋》,王蒙写了66年。有年轻人问:“王老师,您现在有没有年老力衰、文思枯竭的感觉?”王蒙说:“明年我将衰老,今年我仍兴致勃勃。当然我也不能太吹,衰老是自然过程,就是离开世界也是可能的,但在明年到来之前,我依然要把创作进行下去。有一种说法叫成长到死,那么小说也可以创造到老,书写到老,敲击到老,追求开拓到老。”
不要等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  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黑人文摘》,为了扩大发行,他决定请白人们来一个“角色置换”,写出“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约翰逊诚恳地致信给罗斯福总统夫人,请她写这样一篇文章支持。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写。但约翰逊认为,她没有说她不愿意写。1个月后,他又给总统夫人写了一封信,回信说还是太忙。以后,每隔1个月约翰逊就写一封信,可总统夫人总是说连1分钟空闲
经过法国百姓议会表决,《交通未来导向法》公布执行,法令总共有189条规定,针对近年来法国交通与环保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系列解决措施,并鼓励法国民众绿色出行,应对环保领域的挑战。《交通未来导向法》明确提出法国减少碳排放的路线图,法国地面交通将在2050年前实现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总量和从大气中移除的二氧化碳总量平衡的目标。法国准备分两个阶段达到目的,在2030年前把法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