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看主流,才重一技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是葛优在影片《天下无贼》中的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而正如他所说的,在这种时代的际遇下,人才的选拔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商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智力的竞争,因此,选择合作伙伴和员工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人才选得好,事业成功的把握就大,而一旦用人不当,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想要成功,必备的能力之一就是能识人、会用人。
  用人的学问博大精深,我国古代也有不少识人才、用人才的典故:孟尝君用“鸡鸣狗盗”之徒躲过了杀身之祸;刘邦因张良、萧何、韩信的辅佐从一介贫民莽夫而成天下之主;三国袁绍不能用人,而致官渡惨败,进而霸业无成;唐明皇后期用人不善,酿成安史之乱。
  “德看主流,才重一技”是传奇商人胡雪岩的用人名言,意思是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德行是最重要的,然而对“德”的要求并不是非要十全十美,而是看其主要的思想意识;而对于人才的技能的要求也不是全才就好,而是只要能独当一面就好。
  胡雪岩是一个非常善用人长,并且能客观待人的老板。
  
  一次,胡庆余堂的一个采购人员因疏忽大意,误把豹骨当作虎骨购进,而且数量颇大。因为这个采购人员平时的工作很可靠,而且进货主管当时很忙,所以这批豹骨未经祥查就入了库。有个副主管得知此事,想以此事争得上位的机会,就跟胡雪岩打了这个主管的“小报告”,胡雪岩得知此事后,当即亲自带人检查了这批药骨,确认出了差错后,将这批药骨全部烧毁。眼看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为老板带来了这么大的经济损失,进货的主管羞愧地向胡雪岩提出了辞呈,不料胡雪岩却温言相劝,并非常体谅地说:“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这位主管对胡雪岩心怀感激,并且在此事过后更加兢兢业业。相反,对于那位“举报有功”的副总管,胡雪岩不仅没有奖励,反而炒了他的鱿鱼。原因很简单:身为副手,发现伪药不及时向主管报告,已是渎职,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如果继续留用此人,必定后患无穷。
  刘不才也是胡雪岩用人的典型之一。刘不才此人原是一家颇具规模的药店老板,但他却不懂得要好好打理,嗜赌如命,把个好好的家业输得精光,在别人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然而,胡雪岩却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了这个人的另一面:虽然嗜赌,却从不把手上的祖传秘方压在赌桌上,说明他还心存振兴家业的念头;虽然吃喝嫖赌样样都来,却绝不抽大烟,这说明他还没有堕落到不可自拔的地步。这两点让胡雪岩觉得这个刘不才并不是无药可救,而且他能玩、会玩,正是可以用来和达官阔少们来往应酬的上佳人选。胡雪岩用人不计其短,单看其长,若有一技之长,即使有些毛病,也会拿来为他所用。胡雪岩认为“看人不能拘泥于一点,不能只看一面”。
  除了大胆用人之外,在薪酬方面,胡雪岩也从来不惜重金。在他看来,对员工的报酬就像用钱买货一样:“一分钱一分货”,货好价格自然就高,值得重金相聘的人也必定是忠心得力的人。同时,胡雪岩也从不以自己生意的赚赔来决定手下人报酬的多寡。无论赚钱与否,即使自己所剩无几,该付出的也一分不少。
  他的第一笔丝生意做成之后,该打点的打点出去,该分的花红分出去之后,不仅自己为筹办钱庄所欠款项无法还清,甚至还留下了新的债务,就他自己而言,等于白忙活了一场。但是,虽然他自己很清楚,在分红的时候却没有一点犹豫。胡雪岩在生意场上有极响亮的名声及号召力,无论黑道白道都把他看成是做事漂亮的场面人物,这与他出手大方是分不开的。胡雪岩在用人问题上从来都不吝钱财,也充分显示了他对人才的一种充分的尊重。
  胡雪岩的用人之道当然不只这浅显的几点,更多的恐怕是在商场中历练出的眼光和经验,然而,他的选人、用人之道,也或许能够开阔一些我们的视野。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之一,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究其原因,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是被强迫状态。想要改变现状,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去指导他们写作,用自己真挚、炽热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写作智慧的火花,这样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教学也会出现令人欣喜的景象。  关键词:写作;周记;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