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中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有效课堂管理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过程是三方面积极互动的过程,即:学生积极,教师积极、环境积极。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积极的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现状分析:避无可避,三大课堂问题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负面行为不可避免地存在,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随便发言:在不当的时候,不经举手,就大声说出老师提问的答案,影响其他学生。
  2.注意分散:在听讲过程中,交头接耳,影响课堂氛围,或是乱动器材,在非实验活动环节,触碰或把玩实验材料,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其他同学。
  3.调皮捣蛋:在实验活动环节,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自己玩弄实验材料或是发呆。
  针对课堂上的这四个纪律问题,除常规的课堂管理方法,利用好科学课特有的实验材料进行奖惩,可以轻松改善课堂纪律。
  二、应对策略:求而有得
  (一)适时分发实验材料 引导课堂纪律
  此处的“适时分发”指的是:①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需要,调节出示、讲解、分发顺序。②视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分发或收回实验材料并给予评价。
  学生的天性好奇好动,看见桌上有材料,难免会想讨论、触碰。
  例1:教科版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堂实例
  对六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管理材料”的测试:
  1.六(2)班,平时课堂纪律较好,课前将显微镜放置在各小组桌上。
  ①排队时,多位学生开始小声交流,整齐的队伍出现参差,向窗的方向倾斜。
  ②坐下前,先和前后左右进行交谈,全体就座完毕的时间延长。
  ③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分散在小组显微镜上。
  2.六(1)班,平时课堂纪律较差,在课堂上适时管理实验材料。
  ①讲解前,明确会将显微镜奖励给认真听讲的小组,小组纪律较差时会被没收后,包括部分爱捣乱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小组都立刻坐端正,认真倾听。
  ②讲解过程中,学生被教师手中的显微镜吸引,注意力集中。
  对比分析:
  ⑴材料,分发在出示、讲解后!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过早分发实验材料,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听讲不认真。先出示器材,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有助于学生认真聆听器材使用的注意事项。
  ⑵材料,视小组课堂表现分发!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明确器材将依据各小组的表现进行发放,可以很好地避免个别同学在听讲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出现。在发放和收回材料的过程中,及时分发给表现好的小组,并明确表扬,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行为;及时收回违纪小组的实验材料,并明确批评,可以有效避免相似行为出现。
  (二)有序分发实验材料 提高实验效率
  此处的有序有两个含义:①按照教学设计的实验活动顺序,逐一发放实验材料。②按照上一次实验各小组的完成顺序,发放实验材料。
  科学课中,有些课程包含多个实验,涉及的实验材料丰富。当给予学生整节课的实验材料时,容易给各个实验带来干扰。
  例2:教科版四下《简单电路》课堂实例
  对四年级的两个情况大致相同的班进行了“管理材料”的测试:
  1.四(3)班,同时给予两次实验所需的材料:一个电池盒、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两个灯座、两个导线。
  ①实验1,教师明确实验1所需实验材料及注意事项,仍有部分小组因成员受多余材料的干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②实验2,部分小组在实验1环节丢失或损坏了部分实验2環节所需材料,严重影响实验2的正常进行。
  2.四(4)班,分两次给予实验所需材料,首先给予一个电池盒、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第二次实验开始前给予另外的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两根导线。
  ①实验1,明确最先使用材料盆中材料组装出简单电路的小组获得领取实验2材料的优先权,按完成顺序领取材料。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活动时间结束前全部完成活动任务。。
  ②实验2,学生有实验1的基础且材料完好,实验2快速、有效地完成。
  对比分析:
  ⑴材料,按活动顺序逐一分发!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次性给予全部实验材料,会给实验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不仅延长了实验时间,还导致个别小组的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按照活动顺序逐次给予实验材料,则可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实验。无干扰因素存在,有助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
  ⑵材料,按完成实验顺序逐一分发!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验活动开始前,明确下一个实验的材料分发,将依照本次实验的完成顺序依次分发,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团队的合作和快速的操作中,缩减实验时间,留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交流,更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
  (三)成套准备实验材料 节省领取时间
  因在课堂上分发材料,导致时间的浪费。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领取时间。
  成套指的是:课前整理实验器材,按需要进行分类。
  例3:教科版五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实例
  对五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进行“管理材料”的测试:
  实验1所需材料: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和水槽。
  1.五(1)班,领取八种材料,并给水槽装水,用时4分钟。在领取和接水的过程,学生间有小的摩擦。
  2.五(2)班,课前将水槽放置在每组桌上,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盆,用时1分钟。
  实验2所需材料:萝卜、橡皮、水槽和小刀。
  1.五(1)班,各组材料员领取各个材料,用时2分钟。
  2.五(2)班,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盆,用时1分钟。
  实验3所需材料:回形针、小木块和透明胶。
  1.五(1)班,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用时2分钟。在回形针和小木块的领取中,有小组领取的数量有误。
  2.五(2)班,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盆,用时1分钟。
  对比分析:
  ⑴材料,放置在材料盆中分发!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逐个材料,总耗时8分钟;直接领取材料盆,总耗时3分钟。节省的5分钟时间,是课堂时间的八分之一。合理利用这5分钟,可以生成更为有效的课堂。
  领取逐个材料还面临着课堂纪律和安全隐患,学生在检索、领取材料的过程中,会争抢导致吵闹甚至是推搡。
  培养材料员领取材料盆,可以缩减更多时间,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并保证领取过程中的安全和纪律。
  【作者单位: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介绍在地下室防水工程中采用G型防水堵漏剂和有机防水材料的复合做法,以及墙体水平施工缝和桩周边缝隙处采用BW-96型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工艺.
由于聋校教学的特殊性,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词语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词语教学进行得如何,决定着聋生能否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能否顺利地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还会间接地对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造成重要影响。如果我们说语文是聋校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那么,词语学习则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 那么,在聋校低年级词语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应发挥怎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化,且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多媒体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带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快速发展的现代技术信息,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高科技的加入,让我
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外使用的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例如金刚石钢丝索切割混凝土;用加热法拆除混凝土结构;用高温火焰、等离子枪和激光束进行热力钻孔和切割;用钢筋电热法剥落混凝
通过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从理论和实际施工操作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找出了形成裂缝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证明通过有效控制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建
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是混凝土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其施工工艺有严格要求,泵送施工商品混凝土在现场的质量管理及服务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其质量如何,最终要体现在施工
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它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但这对于初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学生似乎就有点难度,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不多,更不知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对科学课还是不很了解,没有建立起科学课的概念。但教师的有效引领和指导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三年级下册《鲫鱼和青蛙》,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自主地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科学带给我们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已经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然而“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天才之人始于孩提”,对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在带领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时,我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要让幼儿感到科学就在我的身边  在一次秋游中,我让孩子去捡树叶,几个孩子在一棵大树旁捉起了迷藏,我便让孩子们去抱抱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