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埃温河:寻访莎士比亚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英国时,正是那年六月。从巴黎到布鲁塞尔到卢森堡到阿姆斯特丹到海牙,虽已入夏,却一路阴雨,天气出奇地冷,以至于不得不加了毛衣加外套,可最后到伦敦到牛津到莎士比亞故乡斯特拉特福镇时,一路阳光处处茵绿,人们也如绿地上的野花,蓬勃着,洒脱着,早已没有了教堂里的阴冷和哈姆雷特城堡里的诡谲。
  我们走在斯特拉特福的窄街上。莎士比亚从十三岁辍学,到二十二岁离家去伦敦,或赤脚或穿靴,不知会在这条窄街上走过多少遍,跑过多少遍。这条窄街还是年年如此,代代如此。直到他死去多年,当世人公认他的剧作如石破天惊、已昂昂然铸成人类文明的巅峰时,这位千百次走在这条窄街上的从来被窄街上的人不以为意的小子才成为窄街的荣耀。荣耀自然价值不菲,从一条条窄街到整个小镇,到处是店铺、摊位、名人古迹,也到处摆满文化纪念商品……
  上一座弓形石板桥,桥下清水碧波,靠岸摇着簇簇芦苇,河心一群白天鹅。我伫立河边,想着莎士比亚离开小镇前后的情态:一个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十三岁孩子,退学之后干什么?自然是劳作、戏耍,或许还跟从做小商贩的父亲经过商,如此,在埃温河里游泳戏耍、捞鱼摸虾也应该是他少年时的生活内容之一,否则就不会有他因为偷猎了别人家的鹿而于二十二岁跑去伦敦的传说。
  他是涉河而去还是沿河而逃?到了伦敦又是借什么机缘谋到那个在剧院前为观众看马的差事,之后又如何成为剧院的杂役和演员?从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到《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三十七部剧作和两首长诗、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可以推断,他自然有超人的才华,也有超人的机灵和智慧,可学问呢?才情呢?他何时读的书?从庶民到贵族、从商人到宫廷,这丰盈的生活、宏大的视野、珠玉般迷人的诗句又来自何方?
  带着一连串凡人的合理想象,不能不寻访他的故居,看看他故宅的建筑、门楣、藏书、手稿乃至门前风水……故居在小镇深处,绿树丛中。没有建筑,没有藏书,没有主人的任何痕迹,有的却是一片约莫两三千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绿地低于窄街,四周围着白漆低矮木栏。绿地一端错落着一座座铜铸石雕,塑的是哈姆雷特、理查三世、奥赛罗等一个个莎翁笔下的剧中人。这些雕塑细腻传神,不分寒暑站在这里,沉默着,审视着,经受着世间冷暖,观察着历史变迁……
  不知是镇上的智者,还是远方的知音,他们终于意识到逝者的价值、艺术的光辉。地上的建筑可以任人铲平,心里的艺术大厦却是任何强横愚顽之人也难以拆毁!于是他们以满心的虔敬、出神入化的技艺,塑起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雕塑。看着那一座座栩栩如生的艺术雕像,我不能不由衷地崇敬他们对莎翁、莎剧的理解和构建,不能不纠正对英国人古板、僵硬的偏见。他们是那么理解实与虚、近与远的辩证法,这十几座莎剧人物的铜铸雕像正顶天立地地矗立在那片天才的土地上,且还要长久地彰显着莎士比亚的精神与灵韵。
  (选自《时代邮刊》,有删改)
其他文献
香镇是一个边陲大镇,两条省道“X”式交叉穿過,但所里却只有四个人,一个所长,副所长在村里当第一书记,再就是老包了。  报到那天,老包嘴里就一直嚷嚷,还有30多天就退休了。老包,原是水利站的站长,因为垂直管理,直接上挂了县里,一下子由“乡下人”成了“县领导”。最近,基层所的人因为科员待遇的事,到处在做工作。在垂直前是站(所)长的,垂直后没了岗位,就又变成了办事员。单位改为实行职级制之后,幸亏老包还有
柔弱的外表背后,是一颗坚强的心。对真相近乎洁癖的追求,却使他有时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有多少人爱他,就有多少人恨他    如果肖传国雇请“教训”他的人,不是那几个连个文弱书生都搞不定的“笨蛋”,而是稍微“专业”一点,方舟子或许现在还躺在病床上,甚至可能“世上已无方舟子”。  出道以来,因为“对真相有洁癖”(方舟子语)而坏过多少人的“好事”,恐怕他自己也早数不清了。被回击、被谩骂、被拉上法庭,对他
王婆婆又要回村里去了。她每年都会来城里几趟看她的儿子,但因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待不到三天就嚷着要回去。  离老远就能看到一个勾着腰、挎着篮子的身影。那篮子里原本装着自家鸡下的蛋、一串腊肠和一罐腌白菜,那罐腌白菜是她特意给儿子带的,她知道儿子就好这口。现在的篮子里变成了一小堆袋装面包。  王婆婆气管不太好,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咳一会儿,计算好了似的。她不急着去赶车,因为她要去另一条街上买串糖葫芦。这东西
事件回放<<<<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0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1 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是“口头积极者”,78.1 的受访青年表示周围“口头积极者”多,其中21.7 直言非常多。  时事鲜评  早早制订的复习计划,不到考前最后一晚就复习不下去。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催促了自己几百遍“早点儿动手”,但还是拖到截止日期才匆忙完成……等一会儿,拖一下,之后随着时间的累积
三  秋夜,月光惨淡。  荒秃的山脚下虚虚实实,兵马已在山下绵亘了几里。  白露为霜,最是清凝。他躺在毛毡上,听着山下的动静。  “霸王,霸王!”  “何事?”一把短刃顺势插进土里。  “末将守夜,山下汉军送来酒,以刀剑相逼,请大王一饮。末将不敢不送至大王营前!”  “拿来!”  几坛酒挑来,放在座前。  霸王沉闷地“嗯”了一声,掀开酒坛盖,醇厚的酒香扑面,在山风里飘荡。月光映在酒中,引来一群一群
我是群山层林间的一缕清风  无声地来到这里  这座夕阳中的小镇  带著欣喜的目光  我飘进  这画一般的小镇  我看到  风车在稻田间缓缓转动  橡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炊烟在光晕下袅袅升起  夕阳把蓝天拖出天际  我听见  房屋里不时传来欢笑的话语  那是家人的团聚  那是老友的重逢  互相拥抱  然后,又挥泪告别  远走他乡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  尾随着离乡人  挤进那幽暗的巷道  抚过布满裂
胡子花白的爷爷抿了一口茶,悠闲地躺在骑楼廊道中的藤木摇椅上,半眯着眼,慢慢地摇着蒲扇。阳光透过斑驳的古罗马柱子射进来,柱子的影子被拉长……虽是夏日的午后,但这里却岁月静好,远离喧嚣。  “我今年终于赚大钱了!过完年,拆了骑楼,建一座漂亮的小洋楼!”拎着行李,风尘仆仆赶回来的父亲还没有踏进大门就开心地大声嚷道。  父亲长年在大城市打拼,一直想等赚够了钱就拆了骑楼建小洋楼,让家人住得舒服些。因为小洋楼
醒来时宿舍里空荡荡亮堂堂,我仿佛错过了一向忠于职守的闹钟。昨日被太阳晒过的蓬松的被子让我沉醉其中。像一只卷叶虫,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裹进被子里,真幸福。  我悠悠地穿上衣服,享受樹懒式的洗漱。我看见前面操场上运动的白球衣,听见旁边工地上的叮叮当当、轰轰隆隆。我错过了与舍友共进早餐的闲谈,错过了周日早晨菜品丰富的食堂,可有了一个从容的早晨。洗漱完毕,我悠闲地打开书桌上备好的吐司,权当它是有人为我精心做
社团简介  玩转语言的艺术,驰骋辩论的战场。在这个时代里,辩论越来越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侃侃而谈”成了许多学生都想拥有的技能。苏州中学辩论与演讲社也顺势于2010年创立,成为苏州中学的学子们探讨问题、辨析真理、训练思维的平台。2012年苏州中学辩论队正式外出参赛,第一次就捧得了第二届“东吴杯”全国中学生辩论赛亚军的奖杯。此后,更是远征亚洲,获得“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公开
事件回放<<<<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韦博跑路”的消息就层出不穷。据悉武汉韦博英语培训机构跑路倒闭,仅武昌区一处涉及的学员就有1000多名,未消费培训费达到182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各地“跑路”和突然闭店的课外培训机构超过20家。其他涉及预付消费的如健身、美容等机构,也多有“跑路”现象,让人倍感无力。时事鲜评  “跑路”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扩张太快,师资、质量跟不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