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部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缺血性脑血管痛患者中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探讨动脉狭窄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共收住院经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8例。测量并记录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部位、程度,病变类型、特点及分布,侧支循环、Willis环开放)。考察引起动脉狭窄的高危影响因素。动脉狭窄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史、高血脂、吸烟等(P〈0.05)。经Logistic回归发现,这些因素均与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缺血性
其他文献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人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安全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为落实
医学的本质是一门人性化的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广泛的人类自我关怀,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医疗领域的技术化、市场化,逐渐脱离了其本质。"人性淡漠"趋势日趋严重,医患矛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锥颅穿刺术对64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效果良好43例,无效17例,死亡4例。结论:锥颅穿刺术
目的:评价BiPAP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21例患者,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分析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该治
实验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磁性氧化铁/羟基磷灰石(Fe3O4/HA),然后以β-壳聚糖(β-CS)为基体,利用原位沉析法将Fe3O4/HA与β-CS复合,制得磁性Fe3O4/HA/β-CS复合材料。考察了N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