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人群健康冲击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低收入人群受到健康冲击及其强度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运用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大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对低收入人群健康冲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人群中健康冲击的发生率为19.39%(392/2022),平均强度为0.09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工作、人均年收入水平高、参加大病保险、自评健康状况较好是健康冲击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来自城镇、患慢性病的种类多、焦虑或抑郁为负向影响因素(P<0.05).应加大政府资金政策支持,构建慢性病防控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同时重点关注人群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文献
为了解基层卫生机构数据采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样本省份的18家基层卫生机构数据采集工作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进行梳理总结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报表填写任务较重,基本公共卫生类和妇幼类报表数量占比普遍较高;两成左右报表没有填写说明,数据报送频率以月报为主;报送方式以上传电子版或者系统网报为主,但纸质报送在江苏、陕西样本地区占较大比重;信息系统繁多,中部和西部地区信息系统的联通水平较低.建议降低重复填报率,减轻基层卫生机构负担;加强报表
目前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运行面临困境,为深度剖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运行中存在的困境,以米特—霍恩模型的六大因素:政策目标与标准、政策资源、组织沟通与运行活动、运行机构特征、运行环境以及运行者价值取向为框架进行分析,得出政策运行的困境包括:政策目标涉及范围较广,政策标准落实时间较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医保支付指挥棒作用弱,分级诊疗上下转诊不畅,信息化建设契合度不高,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三医”联动协调程度低等.为解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运行困境,提出建议:制定具体可行政策,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实现
文章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研究现状、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推进提供经验借鉴.国内关于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文献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此后发文量呈总体递增的趋势.研究机构或学者之间合作交流的紧密性不足.不同阶段研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1995—2003年更关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2003—2009年更关注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2009—2015年更关注险种精细化与精准化研究,2015—2020年紧随政府税收优惠政策,聚焦于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