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323协议通信安全的远程协同鉴定系统

来源 :信息网络安全 |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提出的远程协同鉴定系统是基于H.323协议栈开发的一个可适用于多种领域的实时远程鉴定交互系统。通过提供音视频混合、文字交流等技术,在低带宽的条件下实现了传送高清图像,服务于远程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能方便高效地对未知标本进行鉴别,增加了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针对H.323标准的视频会议统和IP电话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NAT与防火墙的穿透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无需对现有的防火墙系统做任何改动。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基于同态技术密文数据库统计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章利用同态加密技术,设计了两种对密文数据库进行精确统计和范围统计的模型,解决了服务器端密文数据检索和统计的问题,并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实验仿真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以及用户的个人隐私,文章通过限制接收方对图片的控制权,并且在一定时段内自动销毁未授权用户接收的图片,使发送方的隐私权得到保护。基于移动互联的客户-服务器系统,充分利用服务器的下载上传功能,使其一次只能下载一张照片,从而不断替换掉已有的照片,并利用Android系统自带的handler
密钥交换是一种在非保护信道中建立共享密钥的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包括TLS/SSL等网络安全协议中。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Diffie-Hel man算法(ECDH)由于其出色的计算效率,在密钥交换协议中被逐步推广使用。目前主流的ECDH中采用的椭圆曲线是NISTP系列曲线,但随着对性能的迫切要求以及对其安全性的怀疑,IETF在2016年1月正式将Curve25519曲线用于密钥交换,称为X255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及网络等高科技的犯罪事件逐年增加,危害也越来越大。为了打击计算机犯罪,计算机取证技术应运而生。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Windows的电子证据收集与还原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AES算法,基于RSA的数字签名、MD5散列算法及密钥分配与管理等技术,实现从海量信息中有效快速地收集电子证据,同时还确保了电子证据从提取到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性、完整性和防篡改性,使得收集的电子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