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高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发达国家推行技术转化的特点是突出的。
特点之一,向高新技术迈进。高新技术决定产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部门,在工业生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不惜低价倾销,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和机械密集产业及其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在本世纪伊始,发达国家更加快了技术递进步伐,旨在以更新的姿态竞争国际市场,主宰世界经济。经济发展受挫的日本计划用20年的时间淘汰大约60%的传统产业和产品;美国、英国、德国已具有新世纪水平的汽车、航空和电子技术产品,目前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他地区转让被替代产品。
特点之二,转化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认为,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因此,国外企业界都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革命——时间的利用。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大企业普遍改革技术开发办法,一切服从技术和效益两大主体,使新世纪的产品开发时间平均比上个世纪90年代缩短了10天以上。时间的缩短,为他们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五天可增加1.6%,缩短十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的纯利润。而这种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特点之三,集中资金创造优势。资金短缺与增长需求的矛盾也同样是发达国家产业界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为了从资金上保证重点产业技术的转化开发,发达国家也在调整投入政策,实行集约化使用信贷资金和外汇储备,以便把更多的资金集中用于开发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产业技术上,使之顺利实现技术体向商品体的过渡。美国80%的资金投入到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到一般产业。日本、西欧各工业国家也大致如此。这是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能够顺利完成产业战略转移目标,有效抑制传统产业和产品的增长,保证新兴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经验。
特点之四,向技术要效益。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会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这是各国政府、财团和实业集团不惜花巨额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原因。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克制疲软市场,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这个成功的范例对发达国家的各大产业集团颇具吸引力,当前向技术要利润已成为现代企业家的共识和法宝。
发达国家推行技术转化的特点是突出的。
特点之一,向高新技术迈进。高新技术决定产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部门,在工业生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不惜低价倾销,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和机械密集产业及其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在本世纪伊始,发达国家更加快了技术递进步伐,旨在以更新的姿态竞争国际市场,主宰世界经济。经济发展受挫的日本计划用20年的时间淘汰大约60%的传统产业和产品;美国、英国、德国已具有新世纪水平的汽车、航空和电子技术产品,目前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他地区转让被替代产品。
特点之二,转化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认为,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因此,国外企业界都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革命——时间的利用。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大企业普遍改革技术开发办法,一切服从技术和效益两大主体,使新世纪的产品开发时间平均比上个世纪90年代缩短了10天以上。时间的缩短,为他们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五天可增加1.6%,缩短十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的纯利润。而这种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特点之三,集中资金创造优势。资金短缺与增长需求的矛盾也同样是发达国家产业界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为了从资金上保证重点产业技术的转化开发,发达国家也在调整投入政策,实行集约化使用信贷资金和外汇储备,以便把更多的资金集中用于开发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产业技术上,使之顺利实现技术体向商品体的过渡。美国80%的资金投入到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到一般产业。日本、西欧各工业国家也大致如此。这是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能够顺利完成产业战略转移目标,有效抑制传统产业和产品的增长,保证新兴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经验。
特点之四,向技术要效益。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会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这是各国政府、财团和实业集团不惜花巨额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原因。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克制疲软市场,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这个成功的范例对发达国家的各大产业集团颇具吸引力,当前向技术要利润已成为现代企业家的共识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