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电厂在运行的过程,对其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水电厂的发展来说,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平稳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水电厂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水电厂形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力资源已经成为了发电的重要资源之一,由于我国居民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水电厂的供电必须要能够保证平稳性。因此,水电厂在日常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提升各项工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每一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水电厂能够正常地为用户进行供电。
1 目前我国水电厂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1 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电厂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具体来讲,在水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才能够有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依据,被管理人员也不会有过多的不同意见。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水电厂中的领导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形成完善运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电厂中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其他工作也会因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而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这样整个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1.2 水电厂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且没有受到好的培训
由于水电厂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水电厂的所在地都较为偏远,这就导致水电厂中的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不能受到良好的素质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技术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特别是在水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中,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熟练掌握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会使水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很多工作受到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电厂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不能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那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可能会因为不能熟练操作较为先进的技术而导致水电厂不能正常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供电就会因此而中断,那么水电厂周围的住户以及工厂的用电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1.3 针对水电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存在一部分水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識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有些监督人员抵挡不住物质方面的诱惑,因为个人利益而默许部分违规行为,这样不仅导致水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很多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会使整个水电厂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此趋势发展下去,水电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就会形同虚设,那么其未来的良好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2 水电厂形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
如上文所说,在水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所具备的综合素养是决定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非常重要。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是水电厂运行过程中各项设备以及经济的第一责任人,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熟知水电厂各项工作运行的正确流程,同时还要实时地对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管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整个水电厂的正常工作受到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水电厂中的领导阶层人员应该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提升,使整个水电厂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齐心协力,为了水电厂的良好发展而共同努力。
2.2 强化对水电厂中各个运行设备的管理力度
水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工作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从目前我国水电厂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水电厂的使用时间已经很长,因此大多数设备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老化,如果不及时地对其进行维护或者更换,就有可能导致水电厂的部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因此,管理人员要强化对于运行设备的管理力度。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各个设备都可以在其岗位上正常的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可以与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对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已经损坏严重的设备,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换。同时,在水电厂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要定时定期的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如果发现某个设备经常性的发生故障,那么就要对其故障原因和引发因素进行细致地分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3 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水电厂中相关的领导人员在制定运行管理制度时,应该结合水电厂中目前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管理制度在水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作用。有了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作为依据,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也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始终以整个水电厂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这样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整个水电厂未来的良好和平稳发展就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3 小结
目前我国水电厂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别有: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水电厂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且没有受到好的培训;针对水电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等。水电厂形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强化对水电厂中各个运行设备的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等。水电厂中的管理人员要结合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灵活的履行自身的职责,确保水电厂能够正常的运行,为供电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建育.现代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4):148+165.
[2]韩学忱.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05):135+137.
[3]李伟,李晓伟.浅谈“少人值守、远方集控”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9):59-61.
关键词: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力资源已经成为了发电的重要资源之一,由于我国居民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水电厂的供电必须要能够保证平稳性。因此,水电厂在日常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提升各项工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每一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水电厂能够正常地为用户进行供电。
1 目前我国水电厂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1 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电厂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具体来讲,在水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才能够有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依据,被管理人员也不会有过多的不同意见。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水电厂中的领导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形成完善运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电厂中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其他工作也会因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而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这样整个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1.2 水电厂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且没有受到好的培训
由于水电厂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水电厂的所在地都较为偏远,这就导致水电厂中的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不能受到良好的素质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技术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特别是在水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中,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熟练掌握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会使水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很多工作受到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电厂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不能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那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可能会因为不能熟练操作较为先进的技术而导致水电厂不能正常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供电就会因此而中断,那么水电厂周围的住户以及工厂的用电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1.3 针对水电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存在一部分水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識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有些监督人员抵挡不住物质方面的诱惑,因为个人利益而默许部分违规行为,这样不仅导致水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很多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会使整个水电厂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此趋势发展下去,水电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就会形同虚设,那么其未来的良好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2 水电厂形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
如上文所说,在水电厂的运行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所具备的综合素养是决定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非常重要。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是水电厂运行过程中各项设备以及经济的第一责任人,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熟知水电厂各项工作运行的正确流程,同时还要实时地对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管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整个水电厂的正常工作受到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水电厂中的领导阶层人员应该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提升,使整个水电厂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齐心协力,为了水电厂的良好发展而共同努力。
2.2 强化对水电厂中各个运行设备的管理力度
水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工作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从目前我国水电厂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水电厂的使用时间已经很长,因此大多数设备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老化,如果不及时地对其进行维护或者更换,就有可能导致水电厂的部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因此,管理人员要强化对于运行设备的管理力度。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各个设备都可以在其岗位上正常的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可以与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对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已经损坏严重的设备,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换。同时,在水电厂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要定时定期的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如果发现某个设备经常性的发生故障,那么就要对其故障原因和引发因素进行细致地分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3 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水电厂中相关的领导人员在制定运行管理制度时,应该结合水电厂中目前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管理制度在水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作用。有了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作为依据,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也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始终以整个水电厂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这样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整个水电厂未来的良好和平稳发展就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3 小结
目前我国水电厂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别有: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水电厂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且没有受到好的培训;针对水电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等。水电厂形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强化对水电厂中各个运行设备的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等。水电厂中的管理人员要结合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灵活的履行自身的职责,确保水电厂能够正常的运行,为供电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建育.现代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4):148+165.
[2]韩学忱.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05):135+137.
[3]李伟,李晓伟.浅谈“少人值守、远方集控”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