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关于红色旅游翻译的几点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关注,政治影响力日趋增强,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日趋增加,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目前国内研究,大多是从主观熟悉红色文化背景的视角下,对红色旅游翻译进行梳理和总结。本人拟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从遵循翻译连贯性和忠诚性出发,对红色旅游翻译提出自己的思考,探索红色旅游翻译新角度。
  【关键词】翻译目的;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作者简介】杨澂,遵义师范学院。
  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意义。红色旅游既具有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意义,又具有人文历史观光体验的学习意义,更有山水观光的娱乐意义。红色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红色旅游,不仅成为国内越来越多游客的选项,也成为更多外国游客的选项。于是,如何向外国游客推广红色旅游景点,如何翻译旅游资源文本和口头解说词,成为翻译界的热议话题。从目前情况看,翻译目的论已经成为很多翻译工作者的理论指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笔者愿以遵义红色旅游为例,将自己的几点思考贡献给读者。
  一、翻译目的论基本含义
  翻译目的论是当今世界翻译界中普遍认同的一个学派。最初的翻译理论是基于对等论翻译,其理论认为翻译是遵循原文对等翻译的原则,要求原文与译文要对等。但是现实中,翻译是作为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载体,由于各国历史不同、文化不同,不可能实现译文与原文对等,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于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诞生了,其理论不再过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应,而是尊重文化,把力求准确表达含义作为最终目标。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理论不断成熟,20世纪70年代,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
  在目的论看来,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语言间的转换,而是不同文化的交际。但语言转换不意味着对原文的随意处置。在对原文处理上,既要遵循目的原则,又要同时兼顾忠诚性和连贯性。既要原原本本展示原本意图,又要让语言具有可读性,让接受者能够理解并接受。
  二、红色旅游翻译的几点思考
  1.口译与笔译中应注意更加强调人文历史性,将政治教育功能寓于人文历史的观光体验中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翻译中要更加注重文化底色。人文历史旅游重在人文历史的观光与体验感悟,而红色旅游是革命历史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除了人文历史的观光体验而外还应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即作为政治性。政治性是紅色旅游独有的特色和必不可少的元素。缺少了政治功能的红色旅游就失去了其内在底蕴。遵义旅游资源丰富,翻译中,在介绍中国革命历史、红军长征历史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介绍中国革命的爱国主义历史背景,集中体现中国红军坚定的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起外国游客对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共鸣,让游客在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同时,更能感同身受理解当时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并与自身的爱国情怀相对映,引起共鸣,从而把革命传统教育贯彻始终。
  2.翻译中要加强不同文化交互印证类比。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理解“红色旅游”内涵一直是笔译口译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导致对红色旅游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笔译口译应多引用旅游者所在国历史,用历史同期所在国的历史事件来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尤其要用中国革命历史事件与旅游者所在国历史事件对映对比,突出展示中国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让游客更能深刻理解“红色”代表的含义。贵州红色旅游具有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独特的共同性,在遵义红色旅游的翻译中,笔译与口译既要强调自然风光与民族风光的独特性、神秘性,同时也要强调其形成的艰难与当时生活的艰难,以此来衬托革命的艰苦性,让游客感同身受,从而深刻理解中国人民为追求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做出的无私付出。
  3.精确的真实性是加强外宣诱导性的基础。旅游对外宣传的目的是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对旅游地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旅游地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旅游对外宣传的主要功能就是诱导性,那么,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是以提供足够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真实情况为前提,游客都希望在抵达旅游目的地之前获取足够的信息。提供旅游的信息,增强旅游对外宣传诱导性,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虚假、肆意夸大的信息会导致游客在抵达目的地后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从而失去了对旅游地的兴趣。特别是在红色旅游方面,肩负着历史文化宣传的职责,更要体现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严肃性。遵义打造“红色旅游”圣地,在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上,要把真实性作为对外旅游宣传的一个亮点和基础,把忠诚性贯穿翻译始终,用红色文化吸引游客,实事求是地对外宣传中国的革命历史,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让游客抵达后感同身受,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红色旅游翻译是对外的旅游翻译工作,虽然近几年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很快,但在翻译的精准性、连贯性和忠诚性上还存在一定偏差,解决的对策就是把历史文化融入翻译始终,特别要注重同期各国历史事件对比,积极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将政治教育功能寓于人文历史介绍之中,才能让外国游客感同身受,真正领会红色旅游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肖群.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5).
  [2]王瑞辑.浅议中国红色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目的与改善——以井冈山老区为例[J].海外英语,2010(1).
  [3]刘云龙.中国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J].贵阳学院学报,2012 (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深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受思维方式、语境等因素的影响,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网络,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再组合,找到学习的规律。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朱丽琼,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  一、引言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也被称为思维导图,是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19世纪70年代初发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中职英语教学往往没有足够重视学生英语口语听与说的教学内容,并且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口语基础薄弱,这使得中职学生英语学习陷入聋哑式英语的困境。为了能够改变这一教与学的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拓展”理论分析、积极心理学“建构”理论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拓展—建构”带来的教学启示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同时本文研究内容也可供相关部门和广大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当前中职烹饪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中职烹饪专业英语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餐饮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优秀的、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烹饪专业人才。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烹饪专业;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李,洛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院校也应实施教学改革,要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为市场提供当前所需的应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环境逐渐发生一系列有利的变化,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人们越发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采取积极的措施,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其中更注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现阶段,虽然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小学阶段不需要系统学习语法知识就可以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但是相对于具有良好语言环境的母语者,仅仅通过多说多做的方式不能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知
【摘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在各个区域都与国际接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认为在英语授课中不讲英语语法就是新课程改革,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以此研究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方法中的隐患,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王敏,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 
【摘要】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师生互动的内涵,然后要分析当前师生互动的状态,进行师生互动效果的提升,优化师生互动的过程,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师生互动现状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师生互动;策略;优化  【作者简介】王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好的教学状态是师生高效互动,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创造师生互动的氛围,以实现师生互动的质量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教学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的教学相对于城市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迫切需要寻找全新的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而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摘要】英语学习是一个整体,语法、词汇、语境等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所以需要进行英语整体性阅读。在复述故事内核、感知获取语料的基础上,通过精心布置环境注重语境创设、深入挖掘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生活习惯教育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实现英语课文的整体性阅读理解。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林三妹(1988.09-),女,福建平潭人,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二实验小
【摘要】本研究在自建语料库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借助语料库工具探讨了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写作中词汇丰富性特征。经分析后发现:文、理科学生普遍依赖于已经掌握的熟词和有把握的词,回避使用词级较高的学术词汇;理科学生用词单一,重复使用某些词汇,词汇变化性较小,写作中存在口语化倾向。  【关键词】英语写作;词汇变化性;词汇密度;词汇复杂性;词频  【作者简介】殷铭(1982-),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师范大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手段下的初中英语写作课堂,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析初中英语写作现存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改革,让合作学习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写作;相互交流  【作者简介】张惠红,女,汉族,广东惠州惠东人,惠东县平山第三中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