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her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三明市委联合举办,中共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建宁县委承办的“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与发展·建宁论坛”在福建建宁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与发展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教训”。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威、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雄、中共三明市委秘书长程立双以及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考察团、中共三明市委、市人大、中共建宁县委和闽、赣部分苏区县市党史研究专家学者等共90多人出席了论坛。
  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39篇,有14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进行了研讨,充分肯定了闽西北尤其是建宁县在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以及反“围剿”作战中的作用,认为建宁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与会专家学者还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建立中央苏区过程中的主要贡献,中央苏区与红军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的形成,毛泽东在建寧所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央苏区的优抚工作,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通讯队的建立,闽赣两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党史研究价值取向与时俱进,三明苏区在“海峡西岸”的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共建宁县委书记盛福江介绍了建宁县的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巩玉闽对论坛作了全面的总结。
  论坛召开期间,代表们还参加了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开园仪式。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包括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刘少奇的儿子刘丁,彭德怀的侄女彭钢,陈毅的儿子陈丹淮,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邓子恢的儿子、女儿邓淮生、邓小燕,朱德的外孙刘康,徐光友的儿子徐抗,刘瑞龙的女儿刘延宁等,出席了开园仪式。周秉德女士代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作了发言。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2006年中共建宁县委、县政府斥巨资对建宁县革命纪念馆进行扩建而成的。这是全国首座展示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历史的纪念园。纪念园由铜质雕像群组成,生动再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创建中央苏区和领导苏区人民反“围剿”的烽火岁月,是发展红色旅游的经典之作。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建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与会专家学者还考察了建宁著名的“建莲”种植基地和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大家普遍认为,建宁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经济、社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这次论坛开得是比较成功的,既深化了对中央苏区历史的研究,又找到了中共党史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结合点,对于扩大福建建宁作为中央苏区县的知名度,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新生供稿)
其他文献
在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相互关系上,人们一般只熟悉广大老百姓出于对毛泽东的赞美、爱戴和感激而呼喊的“毛主席万岁”口号,乃至专门有“万岁,毛主席!”的歌曲等。但对毛泽东也曾多次向人民群众高呼“万岁”所知不多。其实,毛泽东除了喊过大家有所知晓的“人民万岁”口号外,还呼喊过“同志们万岁”“工人同志们万岁”“农民同志万岁”“北京被服厂工人万岁”“军乐队万岁”“大家万岁”“女大万岁”等口号。  人民万岁!同志们
金秋10月,被开国大典的礼炮唤醒的古都北京呈现着勃勃生机。阖城内外喜气洋溢,五行八作一片繁忙。  然而,最忙的还是中南海红墙里边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新中国成立甫始,百废待兴;江南各地,拔城夺隘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电报、捷报雪片似的往还……通宵达旦的繁忙中,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脑海里还在酝酿着一个重大决策:建设人民海军。  有中国人民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70万群众参加的盛大集会和游行,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15年来的伟大成就。45年前,我参加了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下面将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的情况,作一简单记述。  国庆15周年庆祝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主要包括国庆招待会、天安门观礼、群众游行等几项活动。    (一)国庆招待会  1964年9月30日晚20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
“在他们身边这么多年,只见过他们吵过一次架。”197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赵炜刚要进客厅,跟总理走了一个碰面,感觉总理好像气呼呼的。见到赵炜,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赵炜,你好好陪陪大姐!”说完进办公室拿起文件就出去开会。赵炜走进客厅,看到大姐站在饭桌旁,扶着凳子,也气呼呼的,她想可能是吵架了,也不好问什么。在赵炜的轻声劝解下,邓颖超才慢慢缓和下来。第二天再看他俩,赵炜没有发现一丝异常。  周恩来与邓颖
中国西北、东北地区与苏联接壤,边界线长达7600公里。两国存在边界问题历史久远,但中苏友好时期边境上一直是安宁的。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日益紧张,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中苏边界纠纷不断。为了缓和边境紧张局势和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1964年2月開始,中苏两国进行了边界谈判。这场谈判谈了断,断了谈,断断续续,先后历经40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谈判。直至2004年,中俄双方才最终解决历史遗留下
感恩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人性,它能唤起人性的良知,让人弃恶从善,唤醒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一个人活得更有人味、更有人的尊严。确实,想想父母因你生病而焦急的神色,想想老师为你成长而疲惫的身影,想想保安叔叔为你平安而顶风冒雪站岗的身姿,想想食堂师傅为你的一日三餐而披星戴月、汗流浃背的身影,想想雨中校园里学长用雨伞撑起的彩色之路,想想生病中同学、伙伴打来的慰问电话……一个具有感恩之心的人能无动于衷?  感恩也是
2014年1月6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逝世42周年纪念日。陈老总是我最敬爱的良师,是他领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直关怀着我的成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虽身处逆境,却仍为我出具证明使我获得解脱。这一切,令我终身难忘。“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在公安部任十二局副局长,因所谓“窃听器事件”和“隐匿刘少奇材料”等“滔天大罪”,被打成“黑帮”。专案组对我进
万里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他领导农村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行。这位改革开放的“高级工程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他主张教育为四化建设服务,鼓励推行教育改革,呼吁加强师范教育,为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重视教育“是一定要后悔的”  文化和教育是“文革”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领域,“两个估计”对教育战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鲜明特征。坚持立德树人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根本选择,这体现了对教育主体的生命主张。在以人为本、学生中心、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注重基于人性之善,发展人文之德,使受教育者逐步从个体自然人走向成熟的社会人,成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决定迅速接管由“四人帮”控制的舆论工具,先后调集耿飚、迟浩田、郑屏年、刘西尧等12位同志,临时进驻中央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关于中央在特殊时期的这一重要措施,诸多著述已比较翔实记述了耿飚、迟浩田等人接管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