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孤独症儿童康复工程的中心环节.由于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封闭,与世隔绝造成了语言发展的先天障碍.语言的严重滞后,阻碍着孤独症儿童走出自我,适应社会.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讲,无法用语言沟通成了他们融入社会的最大问题。因此,语言能力的训练,成为孤独症儿童训练中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自闭症 语言 开发 训练
自闭症的孩子在早期行为方面往往就已存在明显异常,比如单调重复的做一件事,缺乏与他人甚至父母之间的目光对视,对父母缺乏依恋,等等。但父母最早注意到的往往是孩子语言方面的问题,即不说话。家长最着急发展的也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因为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障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又因为缺乏人际交流,反过来会加剧语言发展的迟缓,形成恶性循环。自闭症孩子的语言会经历单音字、双音词、短语、完整句子,乃至复述、背诵一首诗、一个故事,但是仅仅是机械的语言模仿,却不能命名客体,阅读、讲述图片。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其实在婴儿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语言落后的现象,这些儿童到了某个时期该发出哪些音的未能表现出来,再通过语言能力的测评,其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在理解、表达、操作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同龄儿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无语、器官运用能力差等症状。
研究分析得出,因构音器官发育障碍造成孤独症儿童语言落后的只占极少部分,大部分儿童存在刺激方法和自身能力上的不足,由此得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可以通过训练矫正,使其得到发展。
那么如何开发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呢?
自闭症学生的语言能力各不相同,从无语言交流到能进行相当复杂的交流。他们大都有严重的语言缺损情况。但是无语言和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开发是不同的,应对症下药。
一、对没有语言的孩子
有些孤独症儿童的视听正常,但根本没有语言,甚至连发音都不会。这些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1、从兴趣入手。有些语言,特别是那些较难理解或较难发音的词语,儿童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出来的,如果硬逼着他们“鹦鹉学舌”,只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痛苦,失去对学语言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语言训练中,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
2、模仿口部动作。教孩子模仿口部动作,像张大口、闭嘴、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舌、咬舌、模仿发声等等,以锻炼口、舌、唇、齿的灵活性。让孩子知道听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动作的意义———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拉拉手表示友好。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训练了。
3、运用夸张的声音和手势。在和孤独症孩子沟通时,我们的声音、速度、语调要很夸张。同时还要注意运用丰富的手势和激动的、夸张的表情。夸张的表情和手势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因为老师很活泼,很好笑,才会使孩子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加上利用的视觉方面的线索,来帮助他理解语言的含义。
4、重点突出,反复练习。因为这部分自闭症儿童没有语言,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当然,对孤独症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
二、对有些语言的孩子
这些孩子开始说话的时间往往迟于同龄儿童。他们有少量语言,但却不会运用,而且经常用词不当。鹦鹉学舌、自言自语。尽管有些孩子会说一些单词或简单的句子,但是却不能主动使用语言与人沟通。
1、增加语言刺激。对于这部分孩子,因为他们有语言,但是多半是鹦鹉学舌,不理解真正的意思。因此我们要多跟孩子说话。很多家长在孩子3-4岁前后急迫地要求孩子说话,但由于结果与期望值相差太远,于是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认为孩子反正也是听不懂、说不出,就不再对孩子多说了。殊不知,此时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又一关键时期。孤独症儿童由于其自身的发育障碍,本来需要比正常儿童更多的刺激,如果减少与孩子说话的练习,就会使他失去了语言发育的条件和机会。
2、设计轻松的游戏。自闭症儿童也具有儿童的天性——爱玩。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孤独症儿童在愉悦的、轻松的心态下接受教师有目的性的语言交往训练。训练中弃除死板的教学方式,而是训练者把握时机地进行引导,完成顺理成章式的训练,这种方法既利于孩子对这句话所对应的情境理解,游戏法除了给语言交往创造宽松环境和有利时机,同时,对孤独症儿童健康心态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如在教室中设置“娃娃家”“小医院”的角色游戏区,有利于孩子在游戏扮演中学习语言。
3、讲故事训练语言能力。听故事也是孤独症儿童理解性语言学习的良好途径。尤其对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孤独症儿童,他们对语音、文字信息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听(看)故事不仅能够拓展儿童的经验,丰富其情感,发展其想象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温故而知新,一些新的语言信号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情节得以理解。如《拔萝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拔呀拔呀拔不动”和“××拉着××”这两个句子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孩子往往会对这些不断重复的语言发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模仿。
4、矫正和发展并行。对于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许多语言是重复的,无意义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一矫正。但是“矫正”也要和“发展”要并行,在矫正中发展,在发展中矫正。在我们着力解决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滞后性和独特性问题的同时,也应循着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去思考、去设计。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开发需要大量地利用其它活动及日常生活的场合进行训练。注意不断提醒,不断地泛化复杂性的语言。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毕竟是一个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必然不能缺少家长的配合,学校的訓练是有限,只有家庭训练和学校训练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使那些孤独症的孩子最大限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争取早日使他们走出孤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浇灌这些迟开的花儿吧!
参考文献
[1]余若尘.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训练孤独症儿童的一点体会[J];父母必读
[2]刘靖.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J];父母必读
关键词:自闭症 语言 开发 训练
自闭症的孩子在早期行为方面往往就已存在明显异常,比如单调重复的做一件事,缺乏与他人甚至父母之间的目光对视,对父母缺乏依恋,等等。但父母最早注意到的往往是孩子语言方面的问题,即不说话。家长最着急发展的也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因为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障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又因为缺乏人际交流,反过来会加剧语言发展的迟缓,形成恶性循环。自闭症孩子的语言会经历单音字、双音词、短语、完整句子,乃至复述、背诵一首诗、一个故事,但是仅仅是机械的语言模仿,却不能命名客体,阅读、讲述图片。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其实在婴儿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语言落后的现象,这些儿童到了某个时期该发出哪些音的未能表现出来,再通过语言能力的测评,其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在理解、表达、操作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同龄儿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无语、器官运用能力差等症状。
研究分析得出,因构音器官发育障碍造成孤独症儿童语言落后的只占极少部分,大部分儿童存在刺激方法和自身能力上的不足,由此得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可以通过训练矫正,使其得到发展。
那么如何开发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呢?
自闭症学生的语言能力各不相同,从无语言交流到能进行相当复杂的交流。他们大都有严重的语言缺损情况。但是无语言和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开发是不同的,应对症下药。
一、对没有语言的孩子
有些孤独症儿童的视听正常,但根本没有语言,甚至连发音都不会。这些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1、从兴趣入手。有些语言,特别是那些较难理解或较难发音的词语,儿童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出来的,如果硬逼着他们“鹦鹉学舌”,只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痛苦,失去对学语言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语言训练中,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
2、模仿口部动作。教孩子模仿口部动作,像张大口、闭嘴、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舌、咬舌、模仿发声等等,以锻炼口、舌、唇、齿的灵活性。让孩子知道听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动作的意义———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拉拉手表示友好。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训练了。
3、运用夸张的声音和手势。在和孤独症孩子沟通时,我们的声音、速度、语调要很夸张。同时还要注意运用丰富的手势和激动的、夸张的表情。夸张的表情和手势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因为老师很活泼,很好笑,才会使孩子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加上利用的视觉方面的线索,来帮助他理解语言的含义。
4、重点突出,反复练习。因为这部分自闭症儿童没有语言,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当然,对孤独症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
二、对有些语言的孩子
这些孩子开始说话的时间往往迟于同龄儿童。他们有少量语言,但却不会运用,而且经常用词不当。鹦鹉学舌、自言自语。尽管有些孩子会说一些单词或简单的句子,但是却不能主动使用语言与人沟通。
1、增加语言刺激。对于这部分孩子,因为他们有语言,但是多半是鹦鹉学舌,不理解真正的意思。因此我们要多跟孩子说话。很多家长在孩子3-4岁前后急迫地要求孩子说话,但由于结果与期望值相差太远,于是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认为孩子反正也是听不懂、说不出,就不再对孩子多说了。殊不知,此时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又一关键时期。孤独症儿童由于其自身的发育障碍,本来需要比正常儿童更多的刺激,如果减少与孩子说话的练习,就会使他失去了语言发育的条件和机会。
2、设计轻松的游戏。自闭症儿童也具有儿童的天性——爱玩。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孤独症儿童在愉悦的、轻松的心态下接受教师有目的性的语言交往训练。训练中弃除死板的教学方式,而是训练者把握时机地进行引导,完成顺理成章式的训练,这种方法既利于孩子对这句话所对应的情境理解,游戏法除了给语言交往创造宽松环境和有利时机,同时,对孤独症儿童健康心态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如在教室中设置“娃娃家”“小医院”的角色游戏区,有利于孩子在游戏扮演中学习语言。
3、讲故事训练语言能力。听故事也是孤独症儿童理解性语言学习的良好途径。尤其对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孤独症儿童,他们对语音、文字信息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听(看)故事不仅能够拓展儿童的经验,丰富其情感,发展其想象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温故而知新,一些新的语言信号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情节得以理解。如《拔萝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拔呀拔呀拔不动”和“××拉着××”这两个句子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孩子往往会对这些不断重复的语言发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模仿。
4、矫正和发展并行。对于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许多语言是重复的,无意义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一矫正。但是“矫正”也要和“发展”要并行,在矫正中发展,在发展中矫正。在我们着力解决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滞后性和独特性问题的同时,也应循着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去思考、去设计。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开发需要大量地利用其它活动及日常生活的场合进行训练。注意不断提醒,不断地泛化复杂性的语言。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毕竟是一个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必然不能缺少家长的配合,学校的訓练是有限,只有家庭训练和学校训练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使那些孤独症的孩子最大限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争取早日使他们走出孤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浇灌这些迟开的花儿吧!
参考文献
[1]余若尘.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训练孤独症儿童的一点体会[J];父母必读
[2]刘靖.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J];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