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抗性基因分布频率分析

来源 :中国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来源于山西省寿阳县的甘蓝枯萎病原镰刀菌株GLHW 1,在26-30℃条件下对87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性基因在不同生态地理种质类群中的分布频率。筛选出具A型抗性基因的高抗枯萎病材料36份。这36份高抗材料中,绝大部分(31份)来源于欧洲、日本及韩国等甘蓝枯萎病抗性育种研究较为先进的国家,只有2份(C59和C73)是来源于中国大陆的传统育种材料。通过对不同农艺性状的甘蓝材料与枯萎病抗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具不同结球类型、不同叶色、不同熟性的甘蓝材料中均存在抗或不抗枯萎病的育种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考释了Or.8210/S.2228系列古藏文文书,并引入相关汉藏文书,讨论了该系列文书的出处、编成时间以及相关人物事件,认定该系列文书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永寿寺有关,涉及与该
2015年11月《肩水金关汉简》第4卷出版,本卷共收录2036枚7个探方的简牍,其中纪年简、历谱简、日期简共计639枚,有明确年号记载的纪年简246枚。本文就年号残损但干支可考的简
目的:评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或加行壁细胞迷切(PCV)术后常规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994年来,我院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1例,其中单纯修补41例,修补加PCV10
2005年8月14日至1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及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50多位专家学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