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将合作教学法引入高中物理课堂,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模型是将带有实际色彩的物理对象或过程,通过近似、忽略、类比、联想、抽象、理想化等方法抽象概括而成.近几年高考试题就是围绕建构物理模型,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掌握.物理过程模型在力学中有反冲模型、板块模型(子弹射击木块)、双星模型、人船模型等,由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和一长木板(或平板小车)组成的系统,称为板块模型.构成系统的板块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通过相互作用力做功,实现能量转化.板块模型可通过设置梯次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互动,从而深度学习.
解决电磁感应中的导轨问题的方法,按照学科思想方法可分为“等效替代”“类比迁移”“宏微结合”三大类,综合考查学生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等物理观念要素,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科学思维要素,针对每一类型导轨问题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建立一般性解题步骤,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