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谜语导入,质疑课题
1.猜谜语,引出课题
(1)猜谜语。
(2)引出课题:《青蛙卖泥塘》。
2.辨别“卖”和“买”
(1)师:“卖”和“买”很像,怎么区别这两个字呢?
编顺口溜识记:赚了十元是“卖”,花了十元是“买”。
(2)读准:卖泥塘、买泥塘。
3.读课题并质疑
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设计意图:由谜语引出课题,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相机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区别形近字“卖”与“买”,既有趣又容易记。】
二、创设情境,认读生字词
1.创设故事情境,在读词中认读生字
(1)故事情境: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去住。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
相机出示课文图片及生词“烂泥塘、卖掉、搬到、牌子”。
提问:青蛙站在牌子旁边干什么?(出示“吆喝”一词,教学多音字“喝”。)
(2)故事情境:听到青蛙的大声吆喝,一头老牛走过来了,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相机出示老牛图片及生词“水坑坑、舒服”。
提问:要是在水坑坑里打滚,感觉怎么样?先出示“舒服”,再出示“挺”,理解“挺舒服”就是非常舒服。
(3)故事情境:跟老牛一样,好多小动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来了。他们有的说缺树,有的说缺点儿花,有的说缺条路……
相机出示小鸟、蝴蝶、小兔图片及生词“缺点儿树”“缺点儿花”“缺条路”。指导读好儿化音。
(4)故事情境:为了把泥塘卖出去,青蛙做了很多事。他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及生词“采集”“草籽”“播撒”“绿茵茵”。
青蛙还做了许多事,灌水、栽树。池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都可以在水里游泳了。
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及生词“灌水、栽树、游泳”。
2.出示全部词语,男女生分組朗读
3.做青蛙过河游戏,检查生字朗读
4.学习“吆喝”
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师:读准了生字词,谁能读好句子?
师:联系这句话猜一猜“吆喝”是什么意思。
师:摊贩上的卖主为了自己的东西能卖掉,所以在摊贩前大声喊叫、叫卖,吸引别人来买他的东西。青蛙该如何吆喝呢?谁来试一试?
指导朗读:为了别人能听得见,声音应该大一点;为了别人能听清楚你在吆喝什么,可以把前半句的“喽”读长一点,后半句读短一点。
【设计意图:(1)在故事情境中读词识字,学生兴趣浓厚,识记效果好。游戏检查识字情况,学生专注、用心。(2)联系文中句子理解“吆喝”,并抓住“吆喝”指导学生读好句子,让朗读教学有依托,学生有法可循。】
三、整体感知,解决质疑
1.找到卖泥塘原因——搬到城里去住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圈找买泥塘的小动物
(1)快速浏览课文,用“○”圈出买泥塘的小动物。
(2)教师板贴小动物图片。
3.关注卖泥塘结果:不卖了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开头、结尾,明确事情的前因后果,圈出买泥塘的小动物,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厘清故事线索。解决了学生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
四、读读画画,厘清脉络
1.学习建议,迁移练习
(1)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2)交流小动物说的话,明确每个小动物给青蛙提的建议。
(教师相机板书:草、水、树、花、路、房。)
(3)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师:小动物的提议都跟自己的生活习性或自身特点有关。
(4)迁移说话。
师:那小狐狸会说些什么呢?
仿照句式:小狐狸跑来说,这里缺(或者这儿应该)
1.猜谜语,引出课题
(1)猜谜语。
(2)引出课题:《青蛙卖泥塘》。
2.辨别“卖”和“买”
(1)师:“卖”和“买”很像,怎么区别这两个字呢?
编顺口溜识记:赚了十元是“卖”,花了十元是“买”。
(2)读准:卖泥塘、买泥塘。
3.读课题并质疑
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设计意图:由谜语引出课题,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相机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区别形近字“卖”与“买”,既有趣又容易记。】
二、创设情境,认读生字词
1.创设故事情境,在读词中认读生字
(1)故事情境: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去住。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
相机出示课文图片及生词“烂泥塘、卖掉、搬到、牌子”。
提问:青蛙站在牌子旁边干什么?(出示“吆喝”一词,教学多音字“喝”。)
(2)故事情境:听到青蛙的大声吆喝,一头老牛走过来了,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相机出示老牛图片及生词“水坑坑、舒服”。
提问:要是在水坑坑里打滚,感觉怎么样?先出示“舒服”,再出示“挺”,理解“挺舒服”就是非常舒服。
(3)故事情境:跟老牛一样,好多小动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来了。他们有的说缺树,有的说缺点儿花,有的说缺条路……
相机出示小鸟、蝴蝶、小兔图片及生词“缺点儿树”“缺点儿花”“缺条路”。指导读好儿化音。
(4)故事情境:为了把泥塘卖出去,青蛙做了很多事。他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及生词“采集”“草籽”“播撒”“绿茵茵”。
青蛙还做了许多事,灌水、栽树。池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都可以在水里游泳了。
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及生词“灌水、栽树、游泳”。
2.出示全部词语,男女生分組朗读
3.做青蛙过河游戏,检查生字朗读
4.学习“吆喝”
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师:读准了生字词,谁能读好句子?
师:联系这句话猜一猜“吆喝”是什么意思。
师:摊贩上的卖主为了自己的东西能卖掉,所以在摊贩前大声喊叫、叫卖,吸引别人来买他的东西。青蛙该如何吆喝呢?谁来试一试?
指导朗读:为了别人能听得见,声音应该大一点;为了别人能听清楚你在吆喝什么,可以把前半句的“喽”读长一点,后半句读短一点。
【设计意图:(1)在故事情境中读词识字,学生兴趣浓厚,识记效果好。游戏检查识字情况,学生专注、用心。(2)联系文中句子理解“吆喝”,并抓住“吆喝”指导学生读好句子,让朗读教学有依托,学生有法可循。】
三、整体感知,解决质疑
1.找到卖泥塘原因——搬到城里去住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圈找买泥塘的小动物
(1)快速浏览课文,用“○”圈出买泥塘的小动物。
(2)教师板贴小动物图片。
3.关注卖泥塘结果:不卖了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开头、结尾,明确事情的前因后果,圈出买泥塘的小动物,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厘清故事线索。解决了学生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
四、读读画画,厘清脉络
1.学习建议,迁移练习
(1)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2)交流小动物说的话,明确每个小动物给青蛙提的建议。
(教师相机板书:草、水、树、花、路、房。)
(3)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师:小动物的提议都跟自己的生活习性或自身特点有关。
(4)迁移说话。
师:那小狐狸会说些什么呢?
仿照句式:小狐狸跑来说,这里缺(或者这儿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