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祈祷落幕时》中对扭曲父爱的救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祈祷落幕时》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一部长篇推理小说,曾在2014年荣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其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笔锋愈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作风逐渐超越传统推理小说的框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正常的犯罪事件的描述中可以深度挖掘隐藏在案件背后的诸多秘密,而这些秘密往往与人性紧密相连,每当合上书时,我都会感叹不已,在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中,让读者细细体味亲情、友情、爱情与生命的分量和自我救赎的意义。
  关键词:东野圭吾;《祈祷落幕时》;父爱;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祈祷落幕时》(后文中都以《祈》代替)以一个名叫田岛百合子的离异女人失魂落魄独自来到仙台谋生为开端,讲述了近30年的人间大爱。百合子在宫本康代的帮助下,在康代的酒吧里工作,几十年的岁月悄然而过,在这期间百合子和一个名叫绵部俊一的核电厂工人结为恋人,百合子心中有与丈夫孩子分离的秘密,绵部俊一心中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两个有故事的人互相吸引着对方,直到百合子在家中不幸去世。绵部俊一联系了百合子的儿子加贺恭一郎来收取他母亲的遗物,便再也没有联系过。直到十几年后在加贺恭一郎所工作的日本桥地区发生了一起年轻女子死亡在家中的事件,在调查中加贺恭一郎发现该女子家中有和当年母亲遗物中同样的日历,一月到十月都写着日本桥的名字,回忆的列车呼啸而过,珍藏在玻璃瓶中的薄荷糖依旧散发的甘甜气息,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一、缜密的情节构建
  (一)跨时空并进的故事情节
  东野圭吾将两代人的故事穿插讲述,巨大因果联系形成一张严密的网,小说前期讲述的一个四处流浪的女子浅居厚子,看似与本小说主要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经过剧情的逐渐深入,却发现她才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几十年前的一个夜晚,假借丈夫浅居忠雄的印章在外面欠下巨债,便从此消失。逼的丈夫浅居忠雄带着女儿博美连夜逃亡,途中遇到了当时在日本核电厂工作的绵部俊一并无意中将其杀死,为了掩盖罪行,浅居忠雄冒充绵部俊一去核电厂生活,将绵部俊一的尸体伪造成因欠债而自杀的自己,将女儿送入孤儿院,就这样,长达几十年的书信父女情故事便开始,由此牵出了百合子、加贺、公寓里死亡的女子等人物角色和各种故事情节。
  (二)指向明确的人物语言设置
  小说设置的情节和语言无一不是为主旨服务的,每一个场景的出现,人物语言的设置都是在表达人物内心复杂矛盾的情感纠葛,体现了主人公深沉甚至有些变态的父爱,“我一遍遍祈祷着你能顺利成长,你的成功,便是对我的最大救赎。”作者对忠雄这个每个角色在时空并进的情节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是活着的亦或死去的,他们被忠雄和博美这两个人编织的网关联起来,直至落幕时真相大白。
  二、地点设置的隐喻性
  小说中重复出现的十二座日本桥,让读者不断揣测它出现的意义何在?直到忠雄的身份被揭露后,这个感人的十二座桥的真正意义才浮上水面,自从三十多年前父女分别后,两人靠着书信维持的联系,每次忠雄寄信都是以博美朋友的名义,写下爸爸的关心的问候,因为博美是公众人物,为了不牵连女儿,两人约定了见面的日子,那就是在每个月的日本桥上,两人在远处相隔一笑,便擦肩而过。桥是一种隐喻性的存在,象征着父女两人因为诸多因素永远无法共同生活的残酷现实,只有在桥上匆匆一见,表达对彼此深沉的爱。
  三、深沉扭曲的父爱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浅居忠雄,小说主人公,在饱受辐射的摧残,背负杀人罪孽,父女无法相认生活的多重压力下,精神变得日渐压抑扭曲,到了为了女儿可以不惜杀人和自我牺牲的变态程度,女儿成了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他为女儿扫除了一切生活和工作上的障碍,可最后选择自焚的忠熊,却被女儿亲手掐死了,因为在儿时仅有的欢乐时光中,和爸爸看电视时两人曾探讨的一个问题“被火烧死是不是很痛啊?”为了不让爸爸痛苦,博美别无选择……大火纷飞,博美的思绪和感情随着火焰消逝在黑夜中……,最终扭曲的父爱,还是毁灭了女儿,所以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忠雄的父爱和罪恶并没有被救赎,一个人的自我救赎,不能通过他人来实现,最终还是只有通过对自我的惩罚来实现自我的救赎。
  人生会有落幕之时,然而灵魂没有落幕。东野圭吾很擅长设置这样让人憋屈的结局,在爱与恨,正义与邪恶之間让读者无法取舍,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因为人性太过复杂,所以无法用对与错去衡量。
  总的来说,小说讲述了一对父女在当时日本社会中挣扎生活的人间悲剧,因人心的冷漠和社会黑暗而遭受折磨,导致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让我们感受到亲情不可思议的羁绊和一个父亲对子女的爱,同时也侧面反映出21世纪的日本社会,其实较五十年前来得更加陷阱处处,凶险异常。
  参考文献:
  [1]《祈祷落幕时》[日]东野圭吾著 代珂译 南海出版社 2015年1月第一版。
  [2] 《论东野圭吾小说的救赎意识》华祺蓉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7期。
其他文献
7月2日,第一次洪峰rn1998年7月2日,湖北省宜昌市迎来了这一年长江的第一次洪峰——流量达到54500立方米/秒.尽管宜昌市之前已准备好各种预案,但这次洪水来势如此之猛,如此之
期刊
摘 要:葛朗台是欧洲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守财奴。葛朗台十分吝啬且贪得无厌,一辈子只喜欢金钱,爱财如命。因此,多数人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的吝啬太过于突出,使其优点无法被我们看到。但是,我们能够在小说中层层深入地去探索、发现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对葛朗台典型的人物形象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葛朗台;特殊人物形象;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
有罪的是侵略者,孩子是无罪的rn1930年,为了彻底地占领东北,日本制订了20年内向东北移民100万户的入侵计划.100万户,大约500万人.这些家伙并非普通的农民,他们很多人接受过严
期刊
制造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生产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生产管理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生产调度的复杂性呈几何级数形式增长,如何有效的进行生产调度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第2章进行柔性制造下生产调度框架设计,将生产调度理论研究与现实环境联系起来,提高生产调度研究应用的灵活性。在生产环境中定义生产资源快照与生产调度快照作为生产调度研究的最小数据集合,成为生产调度研究的起点与终点。将企业中的具有不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