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要点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课程,学习语文一方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自己思考方式,出口成章,谈吐富有条理性、逻辑性,更能锻炼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写作文中学会独立思考来发表学生个人的见解与认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眼睛来博览这万千世界,看到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斑斓的色彩,而作文的魅力就是通过文字来描述这世间百态、山河锦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作文训练
   小学是学生刚开始的一个学习阶段,也是锻炼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能力最好的时期,语文教学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愈加严格。而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比重,也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平时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进一步积累写作素材。而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写作目的,拓展思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独特的作文题目可以快速让读者理解作文内容,吸引眼球,增加读者的阅读欲望[1]。那么如何确立一个优秀的作文题目呢?首先仔细审题阅卷,看题目要求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例如,《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写作练习中作文的中心是家乡,时间是二十年之后。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二十年之后家乡的变化,如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的改变等,或者希望二十年后家乡是什么样子并且准备为之做什么努力等。作文写完后,学生之间可以交换阅读,提出对方的优缺点,汲取对方优点,改正学生自己的缺点。教师应当多加鼓励,增加写作欲望。其次,作文标题不宜过长,标题过长容易显得松散没有内容。可以根据作文的立意和构思角度来拟写题目,简单明了。最后可以利用修辞手法或者歇后语来拟订题目,好奇是所有人的心理特点,一个有趣、标新立异的作文题目可以吸引读者观看[2]。
   二、善于观察,联系生活实际
   好的文章源自生活,学生要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用文字来表达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情所感,通过观察学生身边的事物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感染别人[3]。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全文没有提到一个“爱”字眼,却又能感受到朱自清父亲对他浓浓的父爱。全篇一共描述了四次父亲离去的背影,朱自清通过描写父亲的手的细节、灰扑扑的衣服、动作的笨拙、不善言辞的语言来塑造了一个善良、忠厚老实对孩子充满浓厚爱的父亲形象。教师要教授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写,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能更加让人感同身受。
   三、仿写优秀作品,规范行文模式
   教师收集一些满分作文让学生课上阅读、欣赏。写作文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长期的閱读积累,学生可以通过优秀的作文作品来观察作者是怎么组织语言抒发情感、陶冶情操,来对比自己的弱点,或用词不够准确,或辞藻不够华丽,或中心思想不够明确等来进行改正。而优秀的作文段落划分也非常正确。如果分段正确那么作文会有层次感,很容易理清作文的主要内容。段落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地点的不同变化、人物视角的变动来划分等。
   一个好的作文不仅需要优美的开局,层次分明的段落,还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尾,这就是凤头豹尾。它要求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那样美丽精彩,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干净利落,深化文章主题思想,紧紧扣题,这样一篇完美的作文就写得八九不离十了[4-5]。
   四、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写得不好多半是阅读量不够。教师组织学生课后阅读课外读物,能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增加写作素材积累词汇。多读书,读好书,要从优秀的文章里学会借鉴,好的段落、好的词语、好的句子,要及时抄录,闲暇之时勤加翻阅,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既能练笔,又能为写作文积累素材。平时可以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要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写得好的诗词歌赋,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的语言及看法。学会套用,以不变应万变,这些句子、段落会使学生的作文更富有内容,辞藻更加华丽,为作文增添色彩。
   五、结语
   目前,很多学生谈作文色变,没有内容的作文如流水账一般空洞。作文作为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面对小学生词汇量差、语言表达不够严谨、阅读知识量不够等问题,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通过大量的课外读物、名人事迹、优秀文章来丰富文章内容。让学生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观察身边事物,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建议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既可以锻炼写作积累素材,又可以珍藏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刘海霞.浅谈写作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J].文学教育(下),2021(4):106-107.
   [2]龙锋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策略[J].教育观察,2020,9(15):116-117.
   [3]周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7):199.
   [4]李斌.小学语文写景作文的训练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237.
   [5]郭仕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作文训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2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教师太过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不但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增强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学科。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
摘 要:提升學生的多方面素养,锻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下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深度学习的意义,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以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带来更多的帮助,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信息技术;拓展问题;现实生活   在传统
摘 要: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凸显数学本质,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处于高阶思维的状态,从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怎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一是“巧设问题,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二是“经历过程,聚焦知识的深度建构”,三是“适时思辨,凸显思维的深度发展”,四是“适当延伸,促进知识的深度迁移”。数学深度学习,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引导,多种途径有机融通,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清晰、更合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触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代表,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我国民间美术资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资源;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使美术教育整体改革步伐加快。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有利于小学美术教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探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探寻出三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入一定的生活元素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课堂上适当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之外开设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提问思考;实践活动   所谓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试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根本,在学校当中对开发自主性课程。结合现代校本的有效研发工作一定要走出课程“加法”所理解的错误区域,针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规律以及学习的特征,带领学生可以在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STEAM教育包含诸多的教育内容,如科学、技术以及工程
摘 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课堂枯燥、学生活跃度较低。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领和传授知识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解决课堂不活跃的问题。根据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进行讨论。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并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现在语文
摘 要:美术是一门诉诸形象、得益于想象的学科。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从观察、想象、联想的角度,阐述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观察;联想;想象;思维能力   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临摹、着色、捏制、剪贴等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观察、联想、想象的基本方法。因此,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一、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美术作为一门以形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其中,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强化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自身创新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增强了综合素养。   关键词:素质拓展;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素质拓展训练包含了体能拓展、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將其融入体育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素质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