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装备智能化仍需补数字化的课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93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饲料工业基础薄弱,我国的饲料装备要智能化还须补上自动化以及工厂数字化的课。”近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上,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春景稱,10年前,饲料行业内还在谈设备自动化,现在提智能化其实是一种跨越,这个跨越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
  智能化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应用,是其他行业率先发展起来的,正在拉动饲料行业往前发展。过去10多年间,我国饲料工厂的设备自动化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降低劳动者的强度等等。从过去一个饲料厂需要几十个操作工人,到现在只需要几个人就搞定了,不能不说是自动化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谈及智能化,现在必须正视工厂数字化这个问题。目前饲料厂非常重视数字,现在这个数字的采集基本来自于人。尽管也有一些数据采集来源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或者软件系统,但事实上大部分还是来自于人。具体一点,目前这些数据的采集是来自于数据专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饲料集团公司,这个角色还非常普遍。
  “依靠人是做不了智能化的,依靠人来做数字化是不行的,智能化的要求是数字化需要更多地依靠系统。”周春景说,当前饲料行业的智能化还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其他文献
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雏鸡的一种原虫病,病原为艾美耳属球虫。该病以消瘦、贫血和血便等为特征。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多雨和炎热的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
2018年,白羽肉鸡祖代鸡更新渠道复杂,来源于新西兰、波兰及国内自繁。根据多种渠道统计,2018年祖代鸡更新量约为90万套(国内自繁数据存误差),同比上涨36%,较2018年白羽肉鸡市场分析及预测年报一致。祖代鸡更新数据含各企业更新量,月度更新量。  2018年祖代鸡更新量回升至90万套,将有助于种鸡市场生产回归正常。另外,有四大要点值得关注:①祖代鸡更新量回升,但各品种市场份额占比较2015年前
近期,以“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全产业链企业的责任”为主旨的“第三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本届大会致力于提高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创新能力和“产、学、研、用”技术共享利用效率,搭建政府、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四方共享协作平台,确保全产业链食品安全可控和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专家及来自养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刘胜旺在《与IB防控相关的关于IB和IBV的几个认识误区》主题报告中指出,禽只发生气管/支气管堵塞的问题的类型较多,如炎性渗出物造成的堵塞、双侧支气管堵塞、弥散于气管的干酪样物质造成的堵塞等,有轻微的,有严重的,有混合发生的,通过对国内100多家企业10多年的家禽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结果显示:  (1) IBV(傳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近日,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分中心(以下简称“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分中心”)在北京农学院落地。近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共聚北京农学院,共同见证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分中心的成立。  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分中心以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动物疫病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及生物芯片的研制开发”为契机,依托北京农学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借助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分中心和北京农学院双方优势资源和人才队伍,促进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