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实事求是中的主体因素

来源 :成都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看待实事求是中的主体因素问题上 ,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是对立的 ,认识中主体因素的存在就是对认识客观性的根本否定 ,从而对实事求是抱以悲观的态度 ;相反 ,另一种观点却认为 ,正是因为认识中主体因素的存在 ,才能使认识径直趋向真理 ,获得清楚明白的观念或认识。本文在评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 ,指出 :正是由于渗透在认识中的主体因素的存在 ,才使得实事求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同时 ,也正是由于认识中主体因素的存在 ,才使得实事求是的实现变得艰难曲折 ,究其原因 ,在于主体因素具有两极性。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讨论了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绿原酸分析中的应用。
为掌握广东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多态性变化,利用3对RGA标记分析了广东20世纪50年代初地方品种及1972、1980、1994和2008年主栽品种。按供试品种RGA-PCR指
hfa-1的白化转绿、多分蘖矮秆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hw-1(t)控制。该基因编码含线粒体交替氧化酶AOX结构的叶绿体蛋白,通过参与叶绿体呼吸电子传递链,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经及其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美好四川的宏伟目标。对于四川这个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来讲,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大批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
针对节水灌溉适宜技术的优选问题,采用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根据计算值的大小得出样本的优劣,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