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方法浅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学习方式灵活,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师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益匪浅。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高中数学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在享受着美好物质生活的同时受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快速和便捷。当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是时代的产物,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首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所用,为学生所用。
  一、 老师运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或微视频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迫,有效地利用好每一个45分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代替以往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为了学生便于记忆和理解,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反复地说,在黑板上不住地写,一节课下来密密麻麻一黑板甚至几黑板,学生也在努力听讲的同时不停地记录笔记,不但耗费师生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往往不能全面掌握课堂内容,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进一步理解和消化,使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将所要讲授的内容以教学课件的形式设计好。例如,在讲“三角函数”这节课的时候,老师的课件如下:首先视频播放了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航海领域、测绘领域、工程领域甚至导航领域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进行精准测量和科学计算的过程。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众多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学好三角函数的重要性。紧接着罗列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三种常见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公式以及这三种函数对应的用法,然后简略地介绍了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几种不常用函数。通过很短时间的视频播放,学生就可以轻松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基本掌握三角函数的作用,接下来又视频演示了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的具体计算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必要耗时耗力地进行板书,只用红外线笔轻轻一点,一堂直观明了的课就讲完了,接下来的时间供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或者跟老师展开交流和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觀能动性。
  二、 学生运用多媒体完成学习
  在五花大绑的应试教育下,高中阶段的课程进度很快,以便后面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供学生复习。而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能跟上老师的节拍有的慢慢就掉队了。例如,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它要求学生有立体感,能够在一个平面内把几何图形的立体感想象出来。而学生的立体感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学习起来很轻松,有的同学立体感不强,很难把立体图形想象出来。老师不能因为部分同学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于是鼓励学生自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电脑或手机查阅学习相关资料,或者参加远程课程培训等,以最快的速度赶上正常的教学进度,赶超其他同学。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对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多做题多练习勤复习是老师要求学生一贯的做法,但是学生的时间紧迫,如果多做题新知识就会落下,然后通过再做题巩固新知识,那么后面的新知识又会落下,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学生疲于做题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效率不高。于是老师在每节课后把课堂上的课件或微视频分享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观看视频和多次播放视频,以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然后通过少量做题熟悉各种题型即可。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学生从万恶的泥潭中解救了出来,使学生轻松地将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结合起来,事半功倍收效明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全体学生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三、 师生、生生之间运用多媒体进行交流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指导,而且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比如老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教学课件等通过网络与学生共享,也可以在师生的微信群里,就某一知识点的重点难点部分给学生进一步地讲解;就课堂上学生不太明白的问题做更加详尽的解答;将通过自学或其他渠道发现的问题和技巧与学生分享;学生也可以就自己不懂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在群里向老师、同学发问;学生之间可以将各自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好的经验、方法分享在群里进行互相学习和借鉴。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更加方便,交流更加频繁,不仅增进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之间相处更加融洽,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但是老师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更快地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6):23.
  [2]季东升.探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9):13.
  [3]张守杰.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8(7):147-148.
  [4]鲁锋.刍议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7(30):58-59.
  作者简介:张伟,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班化教学顺应了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班化教学能促进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还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课堂氛围之中,也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帮助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小班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小班化教学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小学数学;班级管理  一、 引言  随着教育的深入革新,小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
摘 要:新课改下,对于小学教学的要求不断地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必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属于高阶数学的过渡时期,同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因此做好小学数学教育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如何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数学是基础性的学科之一,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
摘 要:在数学教育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模式与机制,尤其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之下,只有合理进行数学练习题的设计,结合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编制较为完善的教育计划方案,针对数学有效练习环节进行设计,才能利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育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有效练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摘 要:在初中几何课程的教学布局和规划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很多几何教师在教学上非常关注的内容。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上,教师一方面是要重视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基本理论的讲述,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引入,还要让学生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实现学习求知欲以及问题探索能力的全面培养。所以如何立足学生角度,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和授课方式筛选,成为很多几何教师在《直线与圆的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有了更为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上,不是一味依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方法更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度的培养。并且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来分析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感知数学知识。数学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科,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被动,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够深刻。为了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