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歌——善于发现美、思考美、讴歌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人生感悟作基础,我们写文章也就失去了源头。练习写作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旅程中学会观察、感受人生,体验生活,要留心身边的人物,细心发现美,认真思考美,进而写成“自己”的人生篇章去讴歌生活中的美。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一种“穿透”生活、探索人生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书写属于自己的诗篇。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审视生活,练就发现美的慧眼
  我们长期生活在校园、班级、家庭。总之生活的范围有限。对周围的一切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进而总是埋怨生活平淡、枯燥。这种感觉导致思想与感情的浅薄与匮乏,造成文思的枯竭。其实就是这“几乎无事”的生活中,往往蕴涵着深广的人生哲理,可以产生独到的精思妙论。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留心小草的发芽,池塘的冰期,柳絮的飘姿,云朵的变换,花儿的缤纷。总之要留心身边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物一景,因为它们都会成为生发妙笔的意象。
  请看下面的歌词:“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父亲》)。”歌词在父亲的背影、双手、鬓角、皱纹等处发现了美,进而讴歌父爱。“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娘啊,娘啊,白发亲娘。儿在天涯,你在故乡!娘啊,娘啊,白发亲娘,黄昏时候,晚风已凉。回去吧,我的娘,儿不能为你去添一件衣裳……(《白发亲娘》)。”歌中从娘的白发、拐杖、驻望等细节入手,化母爱于有形,化思念于言行,寻到了生活细节中沉甸甸的美。以上歌词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用细节反映生活中的大美。突显并讴歌了真情。如果时时留意,处处在意,我们的视觉自然会日渐敏锐,我的眼睛就会练成发现美的慧眼。
  二、咀嚼生活,掌握思考美的方法
  要想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就需认真咀嚼。我们体味生活也需如此。生活中的美虽然处处存在,但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美在哪里。要想发现美,就要学会思考,把问题揉进生活,从而掌握思考美的方法。在实际写作中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带着感情去深入思考。思想感情是一篇作文立意高下的试金石。如果你的习作思想深刻、情感充沛,那么内容就会丰富。反之则是单薄的、肤浅的。目前,有很多同学常常苦于自己的作文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原因就再于就事论事,就景写景。那么怎样才能算深入思考?简直地说,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则往往能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涵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
  如下列一组歌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象,红得好象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中用设问的方式,直接问答,揭示主题。“迎着风那个顶着雨,你问我为啥跋涉在呢泞里;忍着那寒那个耐着饥,你问我为啥住在这荒野地。为什么呀?为什么?姑娘你应该懂得我心意。战士凭的就是不怕苦呀!只因为爱国爱家也爱你……(《爱国爱家也爱你》)。”这首歌词从描写入手,展示场景,先叙后提问再回答,两问两答中提示了战士的情怀,大爱无疆。
  二是从书籍中感悟人生,丰富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情。从书中接受间接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又一大选择。因为我们是学生,长期与书交流,自然会从书中寻觅到很好的答案。虽然我们受社会角色定位所限,生活圈子相对狭小。但我们可以从书中弥补,没有经历过的可以从书中经历,没有见过的可以从书中见到,没有体验过的可以从书中体验。读书不仅能积累写作素材,更能借鉴其高妙的写法,从而为我们表达主题,抒发情感服务。如下列歌词:“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朝来夕去的人海中,远方的人向你挥挥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苍茫的风雨你何处有,让长江之水天际流。/山外清山山外楼,青山与小楼已不再有,紧闭窗前你别等侯,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中华民谣》)。”歌词内容明显是从书中感悟到的中华文化,选用了”朝花、风雨、醉人、雁、菊、分别、挥手、山、楼、窗、流水”等诸多意象,来抒发情感,表达主题。“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涛声依旧》)。”歌词作者以张继的《风桥夜泊》为感悟点。选用“渔火”“枫桥”“钟声”“船”“涛声”“云烟”等固有意象,赋予了新的内涵,表达了新的主题和情感。歌能如此,作文更能如此。同学们应该学会从书中、从歌中感悟人生、体味深情,把其中的精华用借用、化用等多种形式引种到你的文中,如此,你的作文的文学性就会大大增强。
  感悟人生,抒写深情,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可从写作日记练起。只有我们善于发现美、思考美、讴歌人生的美,只有吐真言,抒真情,作文才能打动阅卷者的心。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本身是敞开的,是向学生和世界敞开的,它需要学生去理解、去感悟,单纯的应试反而消耗了语文的生命力。而语文学科中,现当代诗歌的教学尤其能展现出汉语言所具有的魅力。  一、学生接受力与现当代诗歌  文本与接受,是接受美学理论下的一组概念,旨在强调读者接受对于文本的影响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现当代诗歌在理解和接受上都有偏差,大多学生都以理解古诗的方式去理解现代诗歌,在现代诗歌中找意
【摘要】 《临证指南医案》共记载“久咳”、“久嗽”医案32例,从脾胃论治者12例,集中体现了叶氏从脾胃治疗“久咳”、“久嗽”的学术思想,叶氏选方用药强调治本,并善于化裁运用古方,是对经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进一步发扬,对后世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叶天士   清代名医叶天士,学识广博,治病多奇中,后人评价其“有汉唐宋元诸大家之长而无其短,实汉
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同时班级教学也带来了局限性,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
文言文教学究竟教什么?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流传至今的经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挖掘出文言词汇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与多层“意”义,不能只有“言”而缺乏“文”与“意”,要把“言”与“文”、“意”的教学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文学素养,获得文化熏陶。  钱梦龙老师曾说,“文章是作者的思想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及其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我院2007年1月一至2009年1月采取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40例前列腺增生症,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包括出血,尿路感染、膀胱穿孔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不相同。结论护理人员采取精心的、有针对性、有目的观察和护理,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高考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复习课对高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笔者选择了部分重点高中的毕业生对此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同学反复提出现代文阅读的障碍是对于文章主旨分不清楚,尤其是对于外文小说的阅读,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难进行自主学习;甚至有些同学提到做题时明明答了许多理解文字,但并没得到高分;另外,还有学生认为自己对于现代文的鉴赏能力低下,更谈不上理解探究了,考试害怕遇到此类题型的出现等问题。通
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表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在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发展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所营造的情境当中,并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写作。这种模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用刻意地生搬硬套,只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写出自身的理解和做法,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有效合理的创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占据思考的主导位置的,而教师只起到辅导、引导的作用。学生在特定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