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举于世密虑思,概念目的释正气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律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梁慧星老师在著名的《怎样进行法律思维》一文中作此说。从法律的社会性、逻辑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六个方面对法律思维的现实指导意义感悟如下:以规范规范思维,以思维运用规范; 法律“解适”源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法律逻辑遵循从规范到案例事实到最终推出法律效果的过程;概念是众目的之基石;法经天下,经国济世。
  关键词 法律 目的 规范 逻辑 正义
  作者简介:鲁欣麟,东南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010-02
  在《怎样进行法律思维》一文中梁慧星老师分别从法律的规范性、社会性、逻辑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六个方面对法律思维加以宏述,本文也将从这六个方面浅述个人见解。
  一、以规范规范思维,以思维运用规范
  如文中所言的:“法律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规范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官审理案件的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律师思维的基础却是要从当事人较为凌乱的表述中先梳理出案件事实,然后再凝练出法律行为,最终再熟练运用法律规范分析请求权基础,此间过程最能体现出王泽鉴老师的在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之间来回穿梭,更要求律师了解心理学以及擅长沟通的艺术和适度的法学想象力,更要求扎实的法律规范基础。
  如果没有如基石般的“规范”规范着法律思维的进行,轻则找不出求辩的依据致终败诉,重则致其误判或是职业犯罪的发生,毁良誉不说还可能会致抱憾终身。故可见夯实法律基础,熟知法律规范之重要。而在熟悉了规范之后个人认为才是求辩运用规范的开始。如文中所介绍的“适用范围抗辩”,“构成要件抗辩”;“免责抗辩”和“减责抗辩”虽然前两者和后两者分别是基于事实与法律规范但是个人觉得只有在充分运用法律思维整合提取整个事件的经过后才可以最终提炼出与规范相关的事实,而且如果不会合理灵活的运用规范,最终也将会影响到“免责抗辩”和“减责抗辩”的主张亦将如文中例的一审未主张免责或减责抗辩,被视为放弃,以后上诉审和再审将不得再进行主张。
  二、“解适”源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
  “法律不仅是裁判规范,而且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因此法律不仅具有规范性而且具有社会性。” “法律的社会性对于裁判案件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正确解释适用法律。”民法的主要目的是调整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民事关系故个人有感在思考其运用的过程中也不应仅将其当做一些死的法条,拘泥于文本,也要结合日常实际或实践加以辅之,考虑其社会影响,思考如何真正的将解释与适用做活,做到真正为“民”所用,以张社会公序。 然如梁老师所言,法律人享有了社会的“话语权”与“解释权”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法律思维对这两种权利的使用加以规范,想必有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对权利的滥用导致各种看似符合社会的解释与话语,对法律适成实际而严重的破坏;二是将出现有过于谨小慎微者,不敢对法条加以合社会、合风情的合理解释,使法律成为死法又将不利于社会与最终法律的进步。故而,法律思维与法律解适释用个人认为虽然大部分源自于社会生活,但是存在相当的一部分是如同世外高人一样高高在上超脱于社会;亦如一种可掌控社会的大智慧。
  三、不明逻辑,何来理趣
  “法律规范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因此适用法律也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制定一部法律,只能以“逻辑性”为标准”。法律既然可以成为纷杂的社会事物的规范,如果没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必然杂乱无章,可谓毫无公信力与服众力。故个人认为在进行法律思维时如果不明逻辑,律师可能导致求、辩错位;法官可致判决难以服众。所以如同前所言的规范性,逻辑也应遵循从规范到案例事实到最终推出法律效果的过程,其中的每一步又可加以“解释”进行“润滑”。
  法学的思维方法其实不止请求权基础一种方法(如从法律关系及法律行为为中心的历史思考方法;行政法上以合法性为中心的合法性思考方法等等),但是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法可以通过构建化以及流程化,快速的梳理出法律事实,并且有助于从纷杂的法律关系中简化思考的流程。如果能熟练规矩的按照王泽鉴大师先契约再类契约再无因管理再物上再不当得利再侵权再其他的请求权思考思路顺序进行,且在精妙的契约上的请求权思考时可以依据有履行请求权到次履行请求权等顺序,不仅可以预测案件的走势,更可以保障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文中的个别案例却给人感觉逻辑较为不清,甚至个人认为有大前提就推导出问题之嫌。故,有此些经验为鉴,若想真正的做好法律思维必先须一个条分缕析的逻辑进行支撑,否则终将导致思维的混沌与对事实的把握不清,终成憾事。
  四、目的与概念贵之有度
  “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有其特定目的。只有掌握了法律的目的,才能够正确地理解法律,正确解释适用法律。”“ 法律是一套规范体系,也是一套概念体系。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都是通过法律概念来表述的。因此,要正确适用法律规范,就必须先正确理解、正确掌握这些法律概念”。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今世界贸易局势下,中欧两大世贸组织成员方的经济往来越发频繁,与繁荣的经贸关系发展相伴而行的,就是时有发生的贸易摩擦,其中欧盟对华的反倾销诉讼极为频繁,使得中国企业在对欧盟市场的国际贸易中遭遇诸多艰难。本文将通过分析欧盟对华的反倾销案件,探究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所面临的困境,寻找中国企业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中常处劣势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通过价格承诺,及时合理地应对反倾销
摘 要 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14年3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以来,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进一步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雾霾污染防治立法有利于北京市雾霾污染治理举措的系统化、具体化,对北京市雾霾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法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依托,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和修改为中心,对北京市雾
摘 要 外地籍社区服刑人员是社区矫正服刑人员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与其他的社区服刑人员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基于对苏州外地籍社区服刑人员的针对性调查,分析外地籍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研究他们的矫正需要,进而提出有效的教育矫正方法。  关键词 外地籍 社区服刑人员 教育矫正  作者简介:杨刚,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社区矫正专业科。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社会急速变化使儿童风险大为增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失职比以往更为常见,在国家监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屡屡酿成儿童伤害惨剧。保障儿童免受性侵害的伤害,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也是重要法律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猥亵儿童案件——以河南开封农村地区为主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儿童性侵害法律保护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摘 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春秋时期齐国强臣管仲的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放在当下来理解那就是在寻求效率和价值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普遍遵循市场的原则行事,按照这种模式,人们经过取舍和平衡,会形成一个地域性的中间阶层。在这个阶层大家会感到一致性的安全感以及舒适度,而后在普遍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小悦悦》案件中,十八人的
摘 要 在现行立法背景下,我国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有较大的行政裁量权。行政主体在执法时为了追求最优执法,加上社会背景以及执法者自身素质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执法者往往在规则的限度之内选择性执法,以谋求最大利益,往往导致一系列违法行为出现。在此过程中,执法者如何把握运用规则之“限度”,司法机关如何对“过度”的行为进行规制成为一大问题。本文旨在通过以选择性执法行为为切入点,探讨对不作为型裁量权的司法审查的
摘 要 现在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ATM网点频发假钞事件,社会公众对此非常震惊,透过该事件,如何从法律责任的视角来探寻商业银行这类特殊企业的社会责任呢?通常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基础,法律责任是底线。本文所指的商业银行应做广义上的理解,是指除中央银行以外,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营业性银行机构,包括: 储蓄所、信用社等等。  关键词 ATM假钞 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法律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宜城、衡阳、武汉和襄阳四地环卫工权利缺失状况的调查研究,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指出环卫工权利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基本权利知识的缺乏、享有权利保障的匮乏和对权利缺失意识的不够这三个层面,并进而分析了导致环卫工权利缺失的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环卫工人 权利 权利体系 权利缺失  作者简介:文玉群、李春竹、刘怡林,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 环境保护领域职务犯罪,从犯罪主体看,集中在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两个机构的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从犯罪形态看,多头多年多次行贿,窝串案比较明显。应加强教育,使其“不想腐”;堵漏建制,使其“不能腐”;惩防并举,使其“不再腐”。  关键词 环保 职务犯罪 环境监察 污染控制  作者简介:顾海红,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
摘 要 湖南一师创办于1903年,其历史、传统和文化都极为可观,一份1917年的同学录就颇显昔时辉煌气象。当年师友尽豪英,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通过对一师范现藏的民国六年同学录中的师友群像进行整理考略,旨在使人们更清晰、真实、生动、形象地了解这一份珍贵的史料。窗体顶端  关键词 毛泽东师友 湖南一师 同学录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